筆架沖溝

【筆架沖溝】

屯門的「港版大峽谷」近年成為打卡熱點,而較資深的山友可能會去月牙谷或青山腹地其他沖溝。其實市區附近就有一個大型沖溝,論大小規模絕不下於月牙谷,而且交通便捷,方便到達,這就是位於筆架山南麓的筆架沖溝。在該處,奇特的沖溝地貌和城市風景可盡收眼底,相映成趣。

因為我們想順道參觀舊筆架山隧道的入口,所以選擇由九龍塘站出發。舊筆架山隧道曾是火車使用的隧道,貫穿筆架山南北,連接九龍和新界,可是隨着新隧道落成,舊隧道已於1981年停用。舊隧道現時已被鋪設煤氣喉管,作為供氣設施的一部份。舊隧道入口位於歌和老街的下方,入口被鐵閘封閉,不能內進,但遊人依然可能欣賞到舊隧道的石砌建築外觀,「Beacon Hill Tunnel」的字眼依然清晰可見。入口上方左右面各有兩組數字「1906」及「1910」,分別代表動工和啟用的年份。

DSC07275.JPG
舊筆架山隧道曾是火車使用的隧道,貫穿筆架山南北。

離開舊隧道入口,橫過歌和老街,我們走入筆架山道。在筆架山道的盡頭有小路連接龍翔道。我們在龍翔道往東走了一段路,來到上登筆架沖溝的入口。可惜登山口正有工程進行,我們需要繞過地盤方可上登。初初步上山徑開始登山的時候,已發現有山火痕跡,不少松樹都被燒毀。我們繼續上登,發現一個小沖溝,已經感到頗為滿意,紛紛拍照,可是原來真正的筆架沖溝只是在上方不遠處。筆架沖溝的外露部份,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山谷逾20米深,感覺上比月牙谷更陡峭、更有氣勢。在這裏可以同時看到奇特的沖溝地貌和城市風景,甚是有趣。

DSC07349(Z)
筆架沖溝谷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山谷逾20米深。
DSC07355.JPG
同時看到奇特的沖溝地貌和城市風景,甚是有趣。

離開筆架沖溝繼續上山,需要經過一段斜度較大的路段,部份路線已有繩索,山友或需要以雙手輔助上攀,在這段路,我們可以飽覽九龍的市區景致。離開小徑後,我們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五段的大徑。進入麥徑後往左走,我們先是尋找失落的機槍堡編號PB222。PB222是位於筆架山的其中一個戰時機槍堡遺跡。沿麥徑走,會發現右方有一小路口可以走入小徑,這個位置就是PB222所在。PB222現時僅剩下一個廢棄的石屎外框,以及一條勉強可以進入的隧道。由於部份隧道已經倒塌,所以如果進入隧道,只能沿路離開。

DSC07399.JPG
離開筆架沖後,會經過一段斜度較大的路段,部份路線有繩索。
DSC07408.JPG
離開筆架沖後,會經過一段斜度較大的路段,山友需要以雙手輔助上攀。
DSC07457
PB222現時僅剩下一個廢棄的石屎外框
DSC07458
PB222旁邊有一條勉強可以進入的隧道。
DSC07468
部份隧道已經倒塌,所以如果進入隧道,只能沿路離開。

我們回到麥徑繼續往筆架山方向前進,途經筆架山觀景台,此位置的風景的確不錯,但遊人太多,所以我們還是急急腳離去。到達山頂後,我們在雷達站旁小休。查看地政總署的地圖,筆架山山頂只有兩個大地測量站,分別位於兩個雷達站內,但我們在路邊發現其餘三個廢棄的舊測量站,一個山頂五支「標」,都可以說是奇觀。各位山友有沒有發現更多?

沿龍欣道下山,我們順道找尋九龍水塘界石的其中兩支,分別是一號及二號。九龍水塘界石是興建水塘時用以劃分水塘邊界的界石,分佈在九龍水塘四周、金山及筆架山一帶,可是部份界石的位置已不可考。相傳一號界石的位置失落已久,近日有山友發現一號界石,原來就在二號界石附近,更是鄰近車路。

DSC07510
九龍水塘二號界石
DSC07516
九龍水塘一號界石

拜訪完兩塊界石,我們就向鷹巢山方向進發。我們進入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在自然教育徑的途中轉向蘇屋邨的方向下山。在這條下山的小路上,會找到一隻企鵝公仔。這隻小企鵝約有半米高,造型可愛,甚得行山人士愛戴。不知是什麼人把企鵝帶到山上,從前有人用水泥將企鵝固定在石面上,但現在已經鬆脫,可能在不久將來,企鵝或要消失了。

DSC07520.JPG
小企鵝約有半米高,造型可愛,甚得行山人士愛戴。

 距離:7.5公里

時間:5.5小時

路線:九龍塘站→舊筆架山隧道→龍翔道→筆架沖溝→麥理浩徑第五段→機槍堡PB222→筆架山雷達站→九龍水塘二號界石→九龍水塘一號界石→鷹巢山企鵝→蘇屋邨

GPS: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hk/s/d4msy1

注意事項:

  1. 筆架沖溝位於龍翔道的入口有工程地盤,需要繞道進入。

  2. 筆架沖溝一帶的山徑水土流失較嚴重,需要提防跣滑或沙石崩塌。

  3. 由筆架沖溝往麥理浩徑第五段,接近麥理浩徑的一段比較陡斜,或需以手輔助攀爬。

撰文:華嘉昌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

facebook
I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