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考察筆記】倒數第N次的開心新田觀鳥日

今年1月初跟朋友即興到新田觀鳥,朋友Dickson @dicksonwcc 不但有移動鳥屋(私家車)、更提供簡單易用的攝影器材,為觀鳥倍增樂趣!他精心設計的半日路線,也正好包括政府擬建立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中,不被包括、和包括在內的魚塘範圍,我們更一起走訪現有的補償性濕地和蘆葦床,認識人工濕地的運作。當天天氣轉涼,同行友人大便妹@imsheeppoo 和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都表示看到的鳥種較之前多,有白腰草鷸、灰椋鳥、反嘴鷸、黑翅長腳鷸、普通翠鳥及白胸翡翠等,還有一大群紅嘴鷗停在電線杆上休息、一大群八哥、斑魚狗在天上飛,上鏡率極高的白頸鴉等,還有為數不少的黑臉琵鷺在捉魚,有些更和白琵鷺一起在塘邊休息。但最開心的,都是和伙伴們一起解救了一隻受困的赤頸鴨,事後看着牠急着拍翼游走,行動自如,深感安慰。

善用移動鳥屋(私家車)來觀看水鳥。(香港山女提供)
紅嘴鷗
普通翠鳥
黑臉琵鷺
當日記者和伙伴們一起解救了一隻受困的赤頸鴨。
眾人合力拯救赤頸鴨。(香港山女提供)

荒廢魚塘 吸引水鳥

這次考察,發現水鳥喜愛停留的地方多是水位較低(已降水),或幾乎抽乾水的魚塘。別以為已荒廢的魚塘生態價值不高,Dickson解釋,這些所謂「荒廢」的漁塘擁有較多露出水面的植物,有利於野生動物覓食和棲息。別少看堆積在路邊的塘泥,因為內藏很多昆蟲,也有很多鳥類喜歡在上面覓食。

黑翅長腳鷸在水位較低的魚塘覓食。
新田濕地鄰近邊境。

人類會用地圖把地區劃分,但雀鳥不會。牠們的身體很誠實,哪裏有食物,牠們就飛到哪裏去。牠們活躍於整片濕地的各個區域,包括將被新田科技城所取代的部份。反而現有以鐵絲網圍住的補償濕地,可能因為水位較深,及有高高的蘆葦床,當日較難找到雀鳥蹤影。Dickson邊走邊解說,原來這個濕地是為補償興建落馬洲支線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而設立,面積雖不及受工程影響的濕地面積,但基於「濕地零損失」的前提,政府仍作出「質」的保償,需要定期管理濕地,放魚入魚塘,以改善其生態功能。

落馬洲支線補償濕地由人工管理,可是當日較難找到雀鳥蹤影。

搶閘填塘 威脅濕地

昨日長春社與綠色和平的發布會中提到,團隊在去年12月下旬曾親眼目睹至少有7輛泥頭車於短短一小時內,駛入新田濕地保育區內疑似非法傾倒泥頭,破壞濕地是為方便日後更多潛在發展項目的推進。他們擔心政府若不加快落成濕地保育公園及加強執法,附近一帶將出現更多類似「搶閘填塘」的情況。新田魚塘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是重要的保育區及緩衝區,整個地區都被國際鳥盟列為重要鳥區,在這地區中間忽然要建一座佔地相當於17個科技園的新田科技城,更要蠶食大片濕地,保育狀況必大受影響。

長春社及綠色和平的團隊,目睹至少有7輛泥頭車於短短一小時內,駛入新田濕地保育區內疑似非法傾倒泥頭。(長春社及綠色和平提供)
料壆村以北有濕地保育區被大規模傾倒建築廢料,鋼筋及大石隨處可見。(長春社及綠色和平提供)

政府正就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設立進行公眾諮詢,原計劃設立5個濕地公園將減至4個,其中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更大幅削減35%面積,大部份的新田濕地、練板村、以及和生圍均無包括在內。今天就是公眾諮詢的最後限期,如公眾有意見,可電郵至wcps_system@afcd.gov.hk。

撰文、攝影:Iris Wong
日期:2024年1月20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