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環講」分享會】野生動物勿亂救 不當飼養好心變壞事

由本土研究社與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人員工會合辦的《講環講》系列,第二講「做乜救野?」,請來兩位在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工作的野生動物復育員Bibi 和Ally,分享她們的工作日常,並澄清公眾對拯救工作的常見誤解和解釋疑慮。

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工作的野生動物復育員Ally(左)及Bibi(右)。

Bibi和Ally 首先解釋何謂野生動物,流浪貓和流浪狗等所謂「野生浪浪」,其實並不是拯救中心保育的對象。她們解釋,非原生本地物種在野外,會威脅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對自然生態造成負面影響。拯救中心也常接收一些受傷的動物,如穿山甲、箭豬、鹿及雀鳥等,牠們身上有一些明顯咬痕,是被大型捕食者咬傷,但香港並無大型捕食者,因此推斷這些傷口都是由流浪貓狗所造成。在場有觀眾表示,有些香港人「好奇怪」,貓狗等寵物應留在家中飼養卻常被放養;野生動物應留在野外,卻被一些有心人養在家中,為牠們提供一個「家」,即使有好的出發點,實為錯配,因無知而影響生態。Ally提醒大家,根據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管有受保護野生動物實屬違法。

除了流浪貓狗外,野生動物在野外還面臨好些人為威脅,常見的有被車撞。Bibi解釋,由於香港有些路段都是在山林中間「𠝹出來」,缺乏有效的生態友善通道供動物使用,當動物希望從一邊林區前往路的另一邊時,就會誤入車路。她們建議可參考外國經驗,在一些路殺黑點,建立有效的生態友善通道,亦可在路邊增設警告牌,提醒道路使用者前面可能有動物橫過,並減低車速,也有助減少野生動物傷亡。

除了流浪貓狗的攻擊外,野生動物在野外還面臨好些人為威脅,常見的有被車撞。

救雀三寶 安靜溫暖黑暗

此外,還常有雀鳥在飛行途中,因高速撞上玻璃窗或幕門而死亡,發生俗稱「窗殺」的情況。她們強調,公眾參與也很重要,有足夠的窗殺數據,才能讓相關團體有充份證據,要求相關人士為有「窗殺」風險的玻璃進行改善工程。

Bibi和Ally表示,拯救中心亦常接收受傷雀鳥,有的被困於設魚塘上、防止雀鳥偷食的魚絲;有的誤中老鼠膠;有的則誤吃垃圾。如市民發現動物身陷以上險境,她們強調不應自行帶回家,或胡亂餵食水或寶礦力,更不應嘗試如撫摸貓狗般,觸碰受驚的野生動物,甚至對其施行心外壓。最好用紙箱將受傷雀鳥裝好,記住三寶:提供安靜、溫暖和黑暗環境,並聯絡愛護動物協會或漁護署,安排動物救援,盡早把牠們送到拯救中心。拯救中心有專門照顧野生動物的獸醫,以及有既定流程和措拖,確保野生動物得到合適照顧。中心亦有模仿野外環境的戶外農社,當動物康復後,會為牠們提供不同訓練,確保牠們能重新適應野外生活,才將其野放。

拯救動物 意在教育大眾

分享會上公布了年度十大獲救的鳥類物種,頭三名都是市區常見的鳥類:珠頸斑鳩、樹麻雀和紅耳鵯。 他們解釋,拯救工作未必對物種的總數量有很大影響,更重大的意義,在於動物福祉和公眾教育。 當市民出於好心,想拯救受傷動物時,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照顧, 也可以藉此機會教育公眾,如何與野生動物保持合適距離; 同時也可觀察到問題所在,從而得知一些人為問題,如老鼠膠和鳥撞。拯救動物的數據可有助政府訂立相關政策,有助建構一個動物友善的城市。

分享會上公布了年度十大獲救的鳥類物種,頭三名都是市區常見的鳥類:珠頸斑鳩、樹麻雀和紅耳鵯。

《講環講》系列的分享會於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四舉行, 請來環境、生態或自然保育相關的行內人士,分享環境及生態話題, 旨在提供平台,讓關注環境生態及環境事務的朋友交流見解,了解最新動態,讓更多人找到參與及投身的出路。

《講環講》系列的分享會於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四舉行,分享環境及生態話題。

文、攝:Iirs
(部份相片由工會提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