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登富士】望天打卦蜜月之旅

喀仔(左)與太太Sunny(右)。
登山夫妻喀仔與Sunny
登山原因:蜜月之旅
登山歷程:2005年,兩人於吉田線上山(遊客最多),須走線下山(賞森林路線)。
登富士山次數:1次

問:富士山有何吸引力?

富士山象徵日本,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新婚也想挑選一個地方度蜜月。

問:如何搜集登山資料?

當年登富士山的港人不多,主要在網上參考台灣人登山後記,及「上山下海俱樂部」討論區其中一位「師姐」的資訊(討論區已暫停運作)。

問:有何深刻經歷?

7月至9月為富士山的開山時間,亦是颱風季節。我之前到過高海拔地區登山,所以特地預留更充裕的假期,在天氣變化時亦能應變。

到達日本第一天陽光普照,第二天我們在一間登山店朝聖時,店裏的東西左搖右擺,才發現遇上地震,很多遊人驚慌走避,逃離建築物。因擔心餘震,我們決定靜觀其變,延遲出發。

我們原定在抵達日本第五天決定出發,誰知又看到新聞,有個九級颱風逼近,登山計劃又再次延誤三天。我們選了較容易的吉田線起步。為預防高山反應,我們也特別放慢腳步,選擇於本八合目的山屋休息,可以休息較長時間,不用太早出發登頂。

由於18年前網上資訊不如現在發達,我們找不到預訂山屋的方法,所以只能碰運氣walk-in,也帶備了足夠禦寒衣物,萬一小屋爆滿時可在屋外露宿。

當天大部份登山團都停留在五至七合目休息,並較早出發登頂,所以它們的小屋只有一半住客,吃過午飯後,我們爭取時間休息,凌晨3時起行。臨行前,店長貼心地替我們在保溫壺注滿朱古力奶,我的心頭泛起一陣暖意,因為山屋外風勢強勁,氣溫只有攝氏兩至三度,山上食水及資源都非常珍貴。

攻頂途中都是密密的人龍,登山者的燈光,形成一條火龍,有如毅行者晚上的情境一樣,由於天氣寒冷及空氣稀薄,沿途很多登山者都出現高山反應, 有些躺臥在路邊,有些人嘔吐。

我們約早上5時到達山頂的神社,整個山頭都佈滿登山的遊人。看過日出後,我們便到神社為金剛杖壓上紅色的硃砂印,再到郵局購買登山證書寄給自己。 我們到達劍峰,環繞山頂走過一圈。下山時,我們選擇了須走線,體驗滑沙道的樂趣。

喀仔在戶外用品公司工作,太太Sunny是社工,二人在山上結緣。
喀仔當年在山頂郵政局買登山證書後寄回家,數年前他亦在網上做了一張新版證書。

問:會否計劃再登富士?

答:希望和太太及女兒一家三口再登一次。

— – – — – — –

註:《賞登富士》系列共6篇文章,原為2022年《賞登富士》展覽內容。當時因疫情影響,大家難以出國,於是策展人小琳舉辦此展覽,收集了6個港人登富士山的故事,讓想念富士山的人止癢,也讓有意登山的人作參考之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