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大嶼山的鹿湖被群山環繞,隱於大自然之中,因位置偏遠,百多年前成為大嶼山最早的修道之地,首座建成的是道教道場純陽仙院,於1883年前建成,後來創辦人羅元一道長飛升仙界,臨終前把道場和名下物業,轉託予與他一見如故的佛門高僧,自此成為佛門之地,改稱鹿湖精舍。然而寺內的仙館並沒有因此拆去,至今仍保存完好,兩教之間互相尊重,成一獨特景象。現時鹿湖佛寺林立,最少有39座寺院散落四周,範圍之大,一天之內難以走完。這裏提倡農禪生活文化,一邊種田一邊修行,至今寺院旁仍不乏自耕地,既是出家人修習佛法之地,亦是城市人洗滌心靈的好地方。禪林獨特的文化傳統,將依靠一代接一代的有心人繼續傳承下去。


不幸的是,鹿湖佛門現時並不清靜。當走在路上,不難發現鹿湖各處皆放置一座座與環境格格不入、上面注有「延慶寺」字樣、多種觀音化身造型的神像。原來早在2010年時,有發展商收購延慶寺後,大幅擴建骨灰龕位,並透過在四周擺放觀音像,營造出周邊環境皆屬延慶寺範圍的假象,再以此誘騙海內外投資者購買骨灰龕位圖利。發展商還四處破壞環境,並侵佔附近寺院土地,更有報道指鄰近寺院曾多次被爆竊,也有寺院因忍受不住長期滋擾,而被迫出售物業。這場風波一度觸發一班出家人為保護鹿湖清修地,而破天荒召開記者招待會。翻查資料得知,延慶寺被當局拒發牌照,至今仍在法律訴訟程序中。直至本年年初,延慶寺也有繼續申請私營骨灰安置所牌照,危機仍未解除。
資料來源: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鹿湖佛教叢林文化口述歷史計劃
撰文:Iris
2022年5月8日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