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迷因專頁竄紅  荒謬議題搞笑表達

最近名為「自私的迷因(生態環境部)」(@the_selfishmemes_hk)的專頁在Instagram迅速竄紅,只是一個月已有近千人追蹤,超越了不少生態專頁。他們以迷因(Meme)為圖介紹生態、諷刺時弊或郊野陋習等,間中更會夾雜一些富資料性的文字,或相關團體的連結,以輕鬆手法表達有深度的內容。似乎除了有趣搞笑以外,還想帶大家探討更深一層的意義。

名為「自私的迷因(生態環境部)」的Instagram專頁,在短短一個月內,追蹤人數已經近千。Instagram 帳號:@the_selfishmemes_hk

自私的迷因幾乎每日一帖,其中一個Meme就用了一個沒有實質作用的閘門,來諷刺漁護署執法無力(圖一),又借用最近在Instagram 瘋傳的Tag「敢不敢放上5年前的自己」,來諷刺紅花嶺郊野公園計劃28年來毫無進展(圖二)。

圖一:諷刺漁護署執法無力。
圖二:諷刺紅花嶺郊野公園計劃28年來毫無進展。
廣告

成員隨性伙合   集各家之所長 

記者有幸能訪問,才發現原來編者人數眾多,遂邀請他們逐一自我介紹。由於他們都不希望公開身份,當場就討論用甚麼化名好:阿月渾子、修端、有容、笑四、烏鴉、中東凱晴⋯⋯當問及個人背景時又爭相說是地獄來的使者,到記者把文章寫好了,有些都還沒有把名字決定好,果然都是隨性而行的人。

對於用Meme來解說新聞議題,阿月渾子說是「戇X的事認真做,環境議題一向都係票房毒藥,但唔代表佢唔重要呀嘛,所以都係要講,不過就換個方式講。」笑四說:「環境界有好多荒謬嘅嘢,Meme嘅精髓在於佢可以突顯到嗰個好荒謬嘅位,將佢變到好好笑,令人容易明白重點,而好笑嘅嘢就會多人Share,分享喜悅呀嘛!」

成員表示,環境議題本來就有很多荒謬的事,Meme正好突顯荒謬之處。

「自私的迷因」這個名字聽來摸不着頭腦,但原來出自生物學家名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為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於1976年的著作,他指,基因(Gene)作為遺傳物質的載體,目的就是傳播,透過不斷複製,最後成功的就會留下來,但他認為人類社會中,文化基因已勝過基因的力量,於是他稱這種文化基因為 Meme,後來再由網絡演化,大家現時都將這類搞笑又極具諷刺意味,傳播力極廣的圖片,視之為Meme。

自私的迷因的成員都是對自然環境、生態及保育議題有想法的人,並各自有關注的範疇,由環境政策、動物保育、海洋保育、地緣政治,以至各樣生態、普及教育及入侵物種等。他們有的是在非牟利機構從事教育工作、也有的從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生態研究,或是業餘生態愛好者。問到當初如何物色成員加入,阿月渾子和笑四笑說只是「朋友搭朋友」去問,並沒有故意找不同專長的人,「主要都係啱Feel,大家都係啲癲癲哋嘅人。後尾發覺可以咁樣聚集到一班唔同背景嘅人,好似都幾好。」他更透露成員間常互相戲弄,衡仔更常被瘋狂抽水,不過他不太介意,甚至有點樂在其中,「我不嬲覺得唔識得『自抽』嘅人係冇乜幽默感,所以如果連依啲都玩唔起,我諗一開始都唔應該話開Meme page。」

專頁成員來自不同專業,而Meme內容亦相當豐富,包括:環保、生態、保育等不同議題。

不滿公關洗白    有限資源抽水

至於自私的迷因成立的原因,阿月渾子表示,「一開始係睇唔過眼剩係得大嘥鬼、B仔呢啲PR(公關)公司成日抽水,食晒啲Trend,佢哋又多資源、又快,快到有時係我都唔知佢抽緊咩水。」笑四笑道:「咁係你慢喎!我覺得最嬲係,大嘥鬼仲要喺度求橋!每年收過百萬,收人咁多錢,我都冇求過橋佢求橋!」由於大嘥鬼代表的是環境局,一直關注環境議題的他們更感到不憤,即使自覺能力有限,仍希望能提供多一個接收資訊的選擇給大眾。「起碼唔好因為佢(大嘥鬼)講嘅嘢好Fun,就覺得政府做嘅嘢係德政。其實佢只係一間公關公司⋯⋯啲人好開心咁Share,其實係參與咗人哋嘅洗白過程。」笑四續道:「有好多環團都想Catch個Trend 去抽水,但真係冇資源。」不同團體都有自己形象要照顧,如果用團體名義發文,多是內容主導,又要求有充足理據,「要做到哂以上,又要好笑,係做唔到。搞到而家時興嘅Trend都俾政府用埋,冇咗啲Raw 啲,會講啲過火嘢嘅Humor page。 開Meme專頁自由度大好多,因為冇底線,又唔使Care funding。」笑四又再說,「成立專頁都可能因為工作中嘅壓抑間接促成……環境普及教育嚟講,呢度太偏激,我公司就做唔到。」

廣告

輕鬆帶出議題   冀打破同溫層

成員希望透過Meme來分享自己對自然生態和保育的想法。

成員衡仔和烏鴉本來己有自己的專頁,從事教育的烏鴉不時用來分享自己對自然生態和保育的想法,熱愛生態研究和攝影的衡仔則用來分享自己得意的攝影作品,希望能「話俾多啲人聽,香港其實係有生態,值得大家保護。」雖然他們都曾嘗試用不同方法去接觸更多觀眾,卻發現很難離開同溫層。因此受邀後,二人二話不說就決定加入,希望用輕鬆的手法可以令大家討論那些本來複雜、社會中較少人關注的議題。衡仔覺得,「而家叫撞彩咁接觸到好多行山圈嘅人,都算係Achieve 到啲嘢㗎啦。」阿月渾子則表示,「原本對個Page無咩期望,如果冇人睇,咪我哋自己圍爐自己笑囉,如果令呢個圈嘅人,都可以Leisure啲咁睇多啲新聞都係好事。因為當我哋埋首自己有興趣嘅事上,會唔係好知出面發生緊咩事,未必個個都有精力再去睇哂個大畫面,或者搵啲Content出嚟,可能唔知道原來有啲政策已經進行緊。」

有關於長途遠足徑全走的Meme,引起行山人士共鳴。

自私的迷因廣受歡迎,他們都表示開心,烏鴉說:「當咁多人都睇你出Post嘅時候,有時都需要認真諗吓,下一個Meme想帶出啲咩⋯⋯帶出嘅議題唔係一兩句啱定錯咁簡單,有時亦間接反映出我哋對待自然生態嘅態度。如果令你有共鳴笑咗一聲嘅話,不妨諗多少少點解呢樣嘢會成為一個Meme。」

記者:Iris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