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時,正值百花爭艷的春天,我與熟悉植物的友人上山賞花。馬鞍山是有名的賞杜鵑花聖地,本港6種野生杜鵑花均可在此地找到。以前還在香港中文大學唸書時,校園裏栽種數種杜鵑,每年杜鵑花盛開之時,便是莘莘學子拍攝畢業照的時間,每位中大學生的畢業照總不會缺少背景那粉紅粉白的杜鵑花海。也許是在大學幾年看慣了,一直未有太大動力上山尋找原生的物種。
上山前,特地翻閱幾遍植物檢索手冊,希望記住各種杜鵑花的特徵,以便即場識別。6種原生物種加上兩種書中紀錄的栽培品種,哪些葉片或嫩枝有毛、無毛;哪些花萼片較尖、哪些較圓,到山上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幸好,帶上一本行走的植物圖鑑,友人指東指西,隨口便能說出各種植物的學名,我的腦袋完全不用轉動,真好!植物這一塊,一直想學好,卻不太學得來。我總想把熟悉植物的朋友的大腦直接搶走,或是像阿凡達般長條尾巴,連起他們的尾巴將其知識轉移到自己身上。


馬鞍山果然不負眾望,我們看到5種原生杜鵑花。首先入目的是花瓣呈鮮紅色,上有紅紫色的斑點的紅杜鵑,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是奪目。接着在遠眺靈猿守谷時,赫然發現身旁有紫紫紅紅的華麗杜鵑,這種顧得上遠處壯麗景色,卻忽略身邊事物的情況時有發生。走到一條山脊時,左邊的林谷裏盛放着南華杜鵑,我們小心翼翼地爬過去。之所以要花力氣穿林爬石看花,因為南華杜鵑在幾種杜鵑花中數量較少,故想近距離看清楚。南華杜鵑的清新脫俗彷彿只能在水墨畫出現,白裏透紅的顏色絕對會令對色彩敏感的人為之瘋狂!後來我們又在大路邊看到幾棵南華杜鵑,大部份還沒開花,或是未完全綻放,心中慶幸剛才的汗水沒有白流。



小休一會後繼續前行,先後遇上白色的香港杜鵑及羊角杜鵑。兩者的花朵從外觀上最大的分別,是前者花瓣圓且呈輻射狀,帶粉紅色斑點,後者花瓣尖且呈漏斗狀,帶橙色斑點。很可惜,我們看到的幾株,大多已凋謝,只剩零星數朵。此行中獨欠毛葉杜鵑未能遇上,希望來年再來能見她一面。杜鵑以外,也有其他花朵爭妍鬥麗,在此不逐一介紹,放上照片和名稱待各位慢慢欣賞。


原刊於《風火山林》第34期 2021年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