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來到尾聲,又差不多是時候寫一寫回顧。今年初開始了《風火山林》的Patreon會員制,其實都是為之後的特別號做好準備工夫。3月的時候跟設計師Sharon合作,出版了特別號「書山有路」,除了向山友們推廣閱讀行山書之外,亦令《風火山林》被更多讀者認識,Patreon會員人數亦有所增長。
自2020年初離開舊工作之外,一直全職當《風火山林》的總編,說是全職,其實只是義工,需知《風火山林》的主要工作人員都是義務工作。特別號的工作完結,Patreon亦漸上軌道,為《風火山林》往後的版務提供資金,我亦打算重新投入全職工作。正為尋找工作苦惱之際,《風火山林》的其中一個寄賣點──山問露營戶外用品租售店的店長,邀我入股及當全職員工,從此我就加入了山問。重新投入工作,當然是忙個不停。不得不承認我的缺失,由4月開始,我投入的時間,比過去一年少了很多,雖然這段期間《風火山林》邀請了不少自由撰稿人、獨立記者及插畫師等合作,但核心的編採工作始終不容外判。經過一年的快速發展期後,《風火山林》的版務又再遇到樽頸。
除了正職工作的忙碌,自9月開始我重返校園,攻讀有關環境科學及管理的課程。再次讀書不但花費不菲,而且所得之學歷與日後工作是否相關?其實未必。我只是感歎我們這些喜歡大自然的所謂「保育人士」,日日夜夜呼籲人做環保,但到底對環保了解有多深?我認為環保工作必須有科學理據作為基石才能站得住腳,所以我願意花這麼多金錢和時間去讀書。那到底值不值得?最少我可以相信自己所說的每句話。我並不是說一定要讀很多書才有資格做保育工作,這只是我個人的執念,我亦為此付出了代價。
早前送書到新寄賣商Morimori,老闆是熱愛山野的朋友,因此開了小店售賣登山裝備及服飾。我無意中偷聽到老闆跟朋友聊天:「因為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上山真的是本末倒置,如果只是想做零售的話,點解唔去做肥仔開倉?」我心中暗暗認同。我們都是因為喜歡自然所以從事相關工作,如果因而沒有時間上山,那真的太荒謬了。2022年,我可以承諾各位的(也是承諾自己的),就是繼續登山。
華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