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山之道

登山者離開安全的城市,向充滿危險的山岳進發,為的是什麼呢?無論個人的目標為何,總不會為了純粹的冒險,就算是喜歡冒險的人,都希望化險為夷,完成目標平安下山。危險對於登山者的意義,在於如何克服危險,而非接受危險、漠視危險。

如果活着就是山之道,為什麼活着這麼重要?活着又有什麼意義?法國哲學家及小說家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提到:「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就是自殺。」如果人生是荒謬及毫無意義,那麼為什麼要活着?人生的意義這種問題太高深,勉強膚淺直白地解說,似乎只是安慰心靈,多於真正探究生存的意義。如果以登山者的說話來回答:「只有活着,才可以繼續登山。」只有活着才能夠追尋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至於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是登山還是其他事?就留給你自己去解答了。

與其討論活着的意義,不如討論如何有意義地活着,看來更實際、更有意義。過去幾年,香港人經歷過安逸、困苦、希望、絕望,不少人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一定要跟隨社會固有的規範、特定的模式去走。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努力讀書,升讀大學,到大企業求職,然後完成結婚生子買樓的人生目標?其實有不少人對這種所謂「理想」人生作出反抗,並以實質行動來反抗。他們希望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這群人就是斜棟族(Slasher)。他們多數是自由業者,從事多份工作,收入不及在大公司上班穩定,但他們追求更自由自主的生存方式。今期我們訪問到幾位山系手作人,正正就是斜棟族,以自己的一門手藝,用不同方式為大家顯現香港自然之美。斜棟族因為收入不穩定,對他們來說每日都要思考生存(開飯)的問題,經歷夢想和生存之間的掙扎。如何能夠真正「活着」而非行屍走肉?這是他們正在探問的問題。

最後容我交代一下《風火山林》的版務。《風火山林》Patreon已於今年年初開通,感謝各位會員的支持,我們得以有穩定收入來支付一班內容創作者的薪金,雖然我們能夠支付的金額只是非常小的數目,但這是重要的第一步。今期除了一如以往有「綠洲隨筆」及「山活行旅」兩個專欄,我們還邀得「香港蟲誌」版主為我們撰文介紹椿象,以及「山有文西」版主為我們製作插畫。以上的內容擴充,全賴讀者及會員的支持。

華嘉昌

原文刊於《風火山林》第三十四期 2021年7月16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