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關係,不少越野跑比賽都被逼暫停,或者改為線上跑。線上跑的參加者只需要用手機程式或運動手錶作GPS紀錄,然後將紀錄上載到主辦單位網頁,即可當完成賽事,獲得紀念品或獎品。近日不少線上跑比賽湧現,部份比賽路線更途經水土流失及風化嚴重的山徑、生態敏感地區和軍事禁區,例如香港三尖(蚺蛇尖、青山及釣魚翁)。有跑手對線上跑的安全問題提出質疑,亦擔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記、攝:華嘉昌
早前有線上跑比賽的路線途經香港三尖(青蚺蛇尖、青山及釣魚翁),引起山友的憂慮。不少意見認為,風化嚴重的路段不適合比賽,亦有人質疑青山的比賽路線途徑青山練靶場軍事禁區。涉及以上爭議的比賽,包括Run2gather舉辦的「香港三尖線上挑戰賽」、運動筆記舉辦的「三巔挑戰」、以及RunnerReg舉辦的Castle Peak Challenge(CPC)。其中「三巔挑戰」並未公佈實際比賽路線,「香港三尖線上挑戰賽」則將每條路線再分為:挑戰路線及悠閒路線。挑戰路線將途經蚺蛇尖、青山及釣魚翁的山頂,以附近風化路段。CPC則只是在青山一帶作賽,部份路線與「香港三尖線上挑戰賽」相同,包括青山至圓頭山一段的風化路段及青山靶場範圍。

三尖路段風化 惹安全環保疑慮
本身亦是越野跑手的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則對上述比賽路線表示憂慮。她指出,從前實體賽事比較多,規管亦比較清楚,在郊野公園範圍內的比賽,一定要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批准(下稱漁護署) 。如果路線途經一些生態脆弱地區,或未被保養的山徑,可能不獲批准。她反對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徑上進行跑步競賽,尤其是蚺蛇尖和釣魚翁。「蚺蛇尖本身已經滿佈傷疤,而釣魚翁的情況這兩年也嚴重了很多。」她認為,在疫情期間,本身已經多了很多人行山,為山徑造成負擔。「而跑步競賽比起行山,會踢起更多沙石」,在斜度高的山徑上,進行高強度的競賽活動,會造成很嚴重的水土流失。她亦指出,比賽的主辦單位未必對生態保育有足夠認識,可能是為了「路線吸引」和「好玩」,而選擇了具挑戰性的路線。這些尋幽探勝的路線可能會經過小徑,甚至需要「爆林」,對棲息在附近的動植物造成影響。如果在溪澗作賽就更加危險,而且會影響到河溪脆弱的生態。
破壞不可逆轉 非修路可以補償
綠惜地球本身亦有與漁護署合作,舉行山徑維修工作坊,但鄭茹蕙指出,在水土流失嚴重的路段進行比賽造成的破壞,並非維修山徑可能補償,她更形容這是「先破壞後建設」。她舉例指,如果釣魚翁要修路的話,在這麼斜的山徑上可以用的修路方法有限,最終可能要興建梯級,這是山友所不樂見的。她亦指出捐款不能補償破壞,「好似蚺蛇尖咁,你俾一億(元)我都冇辦法可以整番好。」她一再強調,這些破壞是不可逆轉的。
去年僅2宗獲批 無檢控個案
到底線上跑是不是「無王管」?需不需要申請?漁護署在回覆本刊查詢時重申,「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第208A 章)第11(1)條,任何人在郊野公園或特別地區內舉行體育競賽活動,必須事先向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總監提交書面申請並獲得許可。」署方表示,在2020年僅收到3宗線上跑比賽申請,當中2宗獲批准。而署方亦於去年接獲一宗懷疑在郊野公園進行未經准許的體育競賽活動投訴個案,並於活動當日派員到場進行調查,惟未有發現違規情況,因此沒有檢控。
線上跑比賽作為新興的競賽模式,到底需不需要向當局申請,可能連主辦單位都未必清楚。鄭茹蕙就認為當局應該檢視現有法例,並向主辦單位解釋清楚,如有需要則應該修例。她認為一般跑友都會愛惜環境,「唔想跑爛個山」。但她擔心如不及早加強規管,可能有更多商業比賽舉行,主辦單位可能為了賺快錢而不顧保護環境。
CPC:這不是「比賽」 三嶺挑戰未公佈詳情
直至截稿前,Run2gather、運動筆記及RunnerReg三個比賽主辦單位均未有回覆本刊查詢。根據比賽資料,RunnerReg舉辦的CPC於活動介紹中強調這不是一個「比賽(Race)」,主辦單位亦有提醒參加者留意靶場練靶時間。而Run2gather舉辦的「香港三尖線上挑戰賽」則提醒參加者,路線新手不宜;亦有要求參加者盡量使用現有路途,以減少山徑的水土流失。而運動筆記舉辦的「三巔挑戰」則未有公佈活動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