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入荒野

逃入荒野──香港亂世着草地圖

假日我們走到郊外,逃離城市的煩惱,但有否想過,我們會遇上切實的危險,逃入荒野?因為近日的社會運動,每逢周末都有大型示威衝突,地鐵關站,交通阻塞,令市民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現時「着草」不一定因為犯事,只要你是香港人,就有機會着草。而事實上,這幾個月間都曾有示威者退無可退,被逼着草到郊野:9月「光復屯門」活動後發生警民衝突,有300名示威者逃上麥理浩徑第十段;11月2日港島集會爆發衝突後,警方更曾一度於灣仔峽的山路佈防,以防止示威者遁山路逃走。香港的城和山密不可分,城市紛亂,逃到山上是否就可以寧靜安全?

幾年前,香港經歷雨傘運動後的移民潮,港人着草到全世界,兩位文青少女Sharon及TT卻反其道而行,希望大家留在香港,所以創作了「香港着草地圖」(下稱地圖)。雖然她們的作品叫「着草地圖」,但他們不但不叫你逃避,反而是教你在本地四處「出走」,認識香港的文化和歷史,從而學會愛惜和守望自己的家園。她們以宣揚本土特色為己任,今年更與行山隊山城蹤走合辦導賞團,帶大家認識香港的山野。本刊今期邀得兩位製作真實版香港逃亡指南,並訪問她們在亂世中的自處之道。

記:任盈
攝:梁遠逸

 

FUDC0355

 

地圖自2017年以來發行過數次,版本各有不同,但都是教人着草的好去處或要訣,更虛構了一位要着草的人——Jack Ciao,正是着草二字的英文譯音。地圖簡而精,「景點」五花百門,每個配上一幅簡約風畫作,寥寥幾句介紹,但風趣抵死。如嘉頓山:馬上上山,一秒消失於城市之中;又例如雙鹿石澗:出嚟着草最緊要膽博膽,嚟個崖邊水上訓練,同人講:「我嚇大㗎!」內容淺白易明又幽默,原來是出自眼前兩位文青少女的手筆。由TT作畫,Sharon配字,兩人端坐在涼亭中接受我們的訪問。「文青是一種Lifestyle,例如你看了太宰治,又或者穿得很文青——我寧願你說我是港女,哈哈!」現時Sharon任職大專院校兼職講師,TT在雜誌社做設計師,兩人是中學同窗,大學同樣修讀視覺藝術,都有一雙大眼晴掛在白晳的臉上,氣質卻不盡相同,Sharon活潑多話,TT性格寡言,一冷一熱。

  • 漂泊海外 難忘港人身份

林一峰有首歌叫《離開是為了回來》,歌名正是兩位的寫照。2014年正值大學生涯,Sharon及TT到德國做交換生,從異地回港後,就迎來雨傘革命,最後運動又以失敗告終。兩人回歸各自的人生跑道。大學畢業後,TT去當了研究助理,Sharon去了瘋狂加班的廣告公司,捱了4個月毅然辭職,之後去了加拿大探望早已移民的姐姐,2015年時又再去巴塞隆拿工作一年,2016年才回港。在獅子山下營營役役,無暇思索自身,出走異地,Sharon反而從距離中找到失落已久的身份認同,聽來似與香港來了一場「Long D」(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許多人憧憬外國自由的空氣,一去不返,問Sharon為何回來,她答得理所當然,「因為屋企人係度,我嘅身份喺呢度。」她說在外國行雪山,要坐火車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才可以行到一座山,「但香港不是這樣,山城相連,我們好輕鬆就去行山。地理上,文化上,歷史上,我好難唔話自己係香港人。」

漂泊外地的日子,Sharon說:「很頹。」是TT的一個訊息為她帶來一點改變,她邀請Sharon回港後合租一個工作室,Sharon的眼神飄到屋頂去,形容那一刻「好像結婚」。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這大抵是一個不輕的承諾,儘管現時已沒有了工作室,但都是美好的經歷。中國也曾向香港許下承諾,50年不變,可是不過25年光景已荒腔走板。2017年,Sharon回港一段日子了,也是香港回歸20週年,許多人在應當普天同慶的日子,選擇移民又或逃離,TT轉個角度說:「我們嘗試用幽默的方式去講呢件事。」她們相信如可重塑港人身份認同,當事情發生時就不會消極得只想放棄。地圖表面說着草的地點、心得,實質挑選的,都是這20年間美好不變的事物,提醒大家這些東西一直都存在。說罷Sharon又反問一句:「係咪好娘呀?」

FUDC0391

香港着草地圖:
「香港着草地圖」是香港青年藝術高峰會徵集項目之一。2017年當時很多人計劃移民,Sharon及TT想找出香港在1997年的20年後,有什麼美好不變,值得重新認識及定義的地方。她們用了10個月想出在香港走佬的要訣及好去處,然後印成地圖派街坊。「我想同大家係呢個學生自殺率高企、法庭判決極具爭議嘅地方找到抖氣嘅空間。」

頭仔.jpg

  • 前人苟安 後人受苦逃亡

「什麼是着草?」2017年Sharon及TT到街上派地圖時,有個小朋友拿了地圖後問爸爸,那位爸爸說:「你犯咗事,要逃走先要着草!」的而且確,在地圖上介紹了不少因為犯事而逃到香港的名人,遠的有孫中山、康有為;近的有柴玲、斯諾登。那到底香港人因犯了何事要着草?這問題叫Sharon深思良久,她們當初做地圖時,壓根兒沒有想過與犯罪有關。這天Sharon答道,如果說香港人「犯事」,不如說是做錯了事,她歸咎上一代人錯信政府,沒有爭取民主自由,「你不但相信一國兩制,連英國沒有給香港的普選,也竟然相信中國會俾你,又點解我哋連咁天馬行空嘅嘢都會肯信……97冇做嘅嘢,我哋而家做番。」她直言,正正是因為上一代有些事沒有做,所以令我們這一代人要着草,甚至要逃離我們的家園。
這半年的反送中運動如狂濤怒海湧向香港,翻天覆地的改變叫她倆始料不及,但她們的大眼睛,總可以在黑暗中看到曙光,「好樂觀咁講,這場運動加速令香港人認識這個地方的不同事物。」TT說得異常正面,Sharon的想法也相近,「當然有好多不幸的事,但不幸之中,好慶幸發生後,大家有反抗。以前一直在等,等待普選來臨,等發展得更好,但現在我們不是等,而是積極地做一些事,儘管是被迫出來,但這個結果是好的。」其實自雨革之後,違法的抗爭行動成為爭議之一。兩位女生不支持犯法,地圖上就有一句「我哋唔鼓勵任何罪行,不過好樂意點條着草路線過你。」可是面對現時的境況,TT卻對違法表示理解,Sharon無奈地說,「犯法始終是犯法,但當政府都違法,相關人員都違法,當示威者回應時,就可能會做了犯法的事。」

FUDC0423

  • 辦導賞團 打開洞察之瞳

今年她們與行山隊山城縱走合辦導賞團,分別在4月、6月及10月辦了「週日視察」兼工作坊,講歷史、講冷知識、講植物、講文學,風火山林行山隊也有同行。被問到為何要辦行山導賞團,Sharon就答道,其實她們最初辨導賞團的時候,並沒有規限只是行山,只是香港山和城的關係太密切,根本不可分割。Sharon及TT原本都欠缺行山經驗,但她們對這幾次的導賞團印象深刻,她說不僅僅是行山,而是開拓山野間的觀察力,「我記得你影到隻我們完全看不到的蝴蝶。」TT指的是隊長華生拍下一隻伏在地上、細小的灰蝶。Sharon眼珠一轉又說,「其實人應該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觀察力,但跟你們行山時,才有這些觀察。」逃到荒野,不但是重新認識香港,了解香港這個家的另一面;同時,也是重新認識我們自己,開拓新的技能和感觀。從此,她們除了是文青、港女、又多了一個Yama Girl的身份。
她們預計明年會出版新版地圖,這場尋找50年不變事物的Treasure Hunt遊戲仍然繼續。Jack Ciao的着草旅程,尚未見到終點。而香港人在往後的日子是逃避還是面對,那就得看香港人的選擇了。

 

香港亂世着草地圖

地圖地圖2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二十九期 2019年12月27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

facebook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