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山林遊記────險登飛鵝日落脊
登飛鵝山有很多條路線,其中自殺崖觀景台更是不少山友和山系KOL的打卡勝地。我是穩陣派,此等險地本來不會與我扯上關係,但去年秋季認識了一位步伐和興趣相近的山友,一起走過數次難度較高的山徑,才想到不如一起挑戰飛鵝山。惟實際難度比想像中高,回想猶有餘悸,實在可一不可再。
出發前已知此路凶險,所以做足功課。網上資訊很多,卻也散亂無章,甚至夾雜其他登飛鵝山的路線,亦無相關地圖,所以計劃路線時,我以為已經看好路況後,但又發現根本不是預定走的那條路。最後我選擇較難的路上山,較易的路下山,加上秉持不走回頭路的原則,終於用Trailwatch功能劃好路線圖。裝備方面,我帶備比平日更多的水、手套及行山杖,穿上長衫長褲及防滑行山鞋。就這樣準備好,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 靠友人相助 攀過陡坡
是次行程由順利邨出發,經日落脊上山。日落脊難度較高,很多時需要攀爬,爬過日落脊後,會接入較多人行、亦較易行的南脊,最後經由南脊上自殺崖觀景台及飛鵝山山頂。由順利邨出發到日落脊入口,途中須經過行車天橋,眼見當時行車不多才斗膽橫過。起步初段路況還不太差,跟網上看到的相似,直至上到約100米高、近九月壁附近,看到一片大石壁及一條繩,便心知不妙。平日行山時,在較陡峭的位置也會看到有心人設的繩,我盡量不用,一來不知繩索經歷了多少風吹雨打,會否已到臨界點,恐有磨蝕斷掉之險;二來未知繩的另一端是否繫得牢固。惟此石大而筆直,首兩步還可見石壆處有踏腳位,但要翻過最高那塊真免不了用繩,加上當時腳傷未癒,我本已打算放棄,原路下山了。誰知友人不知哪裏來的勇氣,大力拉扯繩索確定穩妥,便一個躍身,三爬兩步便爬上去了。我還在猶豫之時,另一友人細心地看出了我的顧慮,便提出由她殿後,讓我安心上路。頭幾步我還是扶着石壁、踏着淺窄的腳位上,最後一步才依靠繩子,幸好能安全攀上。


- 爬足百五米 緊張無比
飛鵝山高603米,此時才只上了100米,往後登山的路況實在難以想像。為何與出發前看到的有這麼大出入呢?事後檢討還是怪自己準備不足,網上僅找到圖片而沒有路線圖,而手機App中只有路線卻沒有相片,一直未找到全面資料作參考,因而錯估路況難度。及後的路雖然全都算是有落腳位,旁邊也有植物或石頭可扶,不用靠繩子,但難度也算很高。基本上在約250米前,幾乎一直在「爬」山。

「幸好我們都不畏高!」友人說得對。當日烈日當空、無遮無擋。我手腳並用,專注找尋每個落腳位,假如畏高的話,相信一旦往後看便已腳軟。而且這百餘米斜度極高,幾乎看不到腳下前五步的路,不免邊走邊擔憂,「萬一叉錯腳怎辦?萬一石塊鬆脫掉,我第一時間應該怎樣反應?」登山期間一直只想着這兩個問題,緊張無比。上至約250米起,前路便較為開闊易走,至少不用每每「出手攀爬」了。緊張過後便是享受,180度美景盡現眼前,整個東九龍能盡覽無遺。由於當時並無遊人從後上來,因此可隨心走走停停,吹吹風、賞賞景,讓剛才爬山的緊張和疲累一掃而空。

- 終順利登頂 成就解鎖
不久我們接回南脊主徑,沿山路繼續往上走,登頂前便會經過著名的自殺崖觀景台,實地看來沒有相片所見那麼險要,而且對比剛才爬過的路,也有點小巫見大巫之感。但也容易因此掉以輕心,所以出去拍照也需相當小心,這畢竟是行山意外黑點之一。由於當時很多人在排隊拍照,我就沒過去了,拍拍其他人就好了。再走一段便已來到山頂的發射站及直升機坪,在這裏還可欣賞獅子山另一面的景致。登頂後我們就由東面主山徑下山,因為是正規山徑,當然輕鬆易行得多。東面的山徑會接回飛鵝山道,很快就可以回到順利了。


雖然安然無恙登頂挺有成功感,對於應付崎嶇山路路況似乎有所領悟及成長,就如「成就解鎖」。但是次實際路況與準備時預期的有很大落差,我對此作了深刻反省,以後絕不會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行山。如果閣下並不肯定自己能否應付,我並不會向你推介這條路線。因為準備不足,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地圖上標示為「高危、崎嶇」的南脊才是較易之選呢(汗)!是次分享為反面教材,各位山友行山前應做足準備,亦建議找有經驗人士帶路。安全登山才能長行長有!
作者:香港山女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二十八期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