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膠粒之謎,就要由2016年初說起。當時,記者隨龍舟隊泛非龍到城門水塘執垃圾,在水塘邊拾到不少形態古怪的膠粒。泛非龍的隊員表示一直以來都會拾到,但對膠粒來源一頭霧水。令人吃驚的是,記者後來發現這些膠粒,原來是霰彈槍子彈內的組件。為什麼城門水塘會有子彈?記者經過三年追查,在機緣下得到朋友相助,終於找到這些膠粒的來源,解開城門膠粒之謎。
記者:華嘉昌
2016年1月30日泛非龍舉辦城門水塘清理垃圾活動,風火山林行山隊隨行參加。泛非龍習慣每次活動後都會分類及統計垃圾,這次亦不例外,除了一般垃圾如膠樽、紙巾及煙蒂等等,我們還發現到一些神秘膠粒,為數不少,達數十粒。這些膠粒形狀有點像酒樽的木塞,故我稱之為「膠塞」,白色,圓柱形,長約4厘米,中間有類似彈弓的蜂巢狀部份。

這東西似是某一種配件,但我們找不到與之相配的垃圾。跟泛非龍隊員阿萱討論,原來他們幾年來到城門水塘執垃圾時,一直都會看到這些奇怪膠粒,相信已拾獲逾百粒,隊員也好奇是什麼東西,但都不得而知。
- 網友相助 得知驚人真相
記者起初調查時真是無從入手,唯有做「伸手黨」,在Facebook和Instagram貼出照片,希望有網友可以提供線索。一開始網友反應冷淡,記者一籌莫展,接近放棄的時候,網友Sunkwong在Instagram回覆,指出這膠粒其實是雷明登鳥槍子彈內的彈塞。原來是子彈?為了印證Sunkwong的說法,記者開始搜尋有關雷明登鳥槍子彈的資料。
所謂的雷明登鳥槍子彈即是霰彈槍的子彈,霰彈槍子彈內部有很多鉛珠(Shot),而彈塞(Wad)是子彈的中央部份,位於火藥和彈珠之間,是開槍後會產生的廢物。記者對照過網上相片之後,發現這神秘膠粒就是霰彈槍子彈內的彈塞。
下個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城門水塘邊會有子彈?為什麼只找到子彈的彈塞,找不到其他部份?是不是有人在城門水塘開槍?這會否涉及不法行為?雖然我們已經知道這膠粒是什麼東西,但知道得越多,事情反而變得越神秘。
我和Sunkwong討論過心中的疑問,他認為彈塞的來源是走私坳的練靶場,這些廢物經由水流或其他原因,被帶到城門水塘,但我查看地圖後,認為根據地形環境,走私坳的垃圾不可能經由溪流,沖到城門水塘。雖然未能確認來源,但已經沒有其他線索,整個調查就此不了了之。
- 舊事重提 闖靶場找源頭
事隔數年,於2018年11月,我看到另一個朋友朱Sir在Facebook 貼出膠塞的相片,問這是什麼東西,原來還有其他朋友發現城門水塘有這個奇怪垃圾。這個帖文又再引起熱鬧討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子彈組件,但到底為什麼水塘會有子彈?大家仍未有答案。

其中一位關注這個謎題的朋友就是泛非龍的教練康哥,多年來他希望破解當中的謎團。在康哥的介紹下,我認識了另一位關注這個謎團的山友來叔,來叔多年前已發現城門水塘有子彈彈塞,因為他是退休警員,所以一眼就認出這是霰彈槍子彈內的彈塞,他更加表示知道這些膠塞的來源。因此我決定跟隨來叔上山,實地查證,找出源頭。
來叔不認同子彈的來源是走私坳靶場,因為地理上來說,走私坳靶場的垃圾不可能被沖入水塘。他認為更大可能的源頭,是位於大帽山的香港槍會。香港槍會位於荃錦公路近川龍位置,地理上位於城門引水道的上方,彈塞可能經由長長的引水道,由大帽山沖到城門水塘。於是我們就相約來叔,在2018年12月底,到香港槍會附近尋找證據。
我們一早相約在荃灣地鐵站出發,徒步由山徑到達槍會下方的城門引水道。在引水道後方的山坡,可見靶場的警告牌和紅旗,警告遊人不要前進,看來已經非常接近槍會範圍。雖然未見膠塞,但我們在引水道後方的山坡和附近的山頭,找到很多霰彈槍的彈珠,這山頭位於靶場範圍以南大概140米左右。這些彈珠很細小,跌在地上、沾上泥土後更難察覺,但細心看其實滿地都是彈珠,而來叔一眼就認出這是子彈。我們拾起小小的彈珠,刮去表面的泥土,就看到彈殊本身的金屬顏色。我們尋找線索時,不時聽到震耳欲聾的槍聲,又看到一地子彈,雖然知道這裏和靶場依然有一段距離,但亦難免心存恐懼,我們停留片刻後就回到引水道。



- 槍聲震耳 滿地鉛彈飛靶
由於未找到最重要的彈塞,所以我們繼續沿引水道尋找,一路走,槍聲就越來越大。查看地圖,原來我們正身處靶場以東50米的引水道,和練靶的位置只有一個山坡之隔。雖然這裏很接近靶場,但相信這裏不是射擊的方向,所以這邊沒有任何警告牌或紅旗,旁邊就是田舍,偶然亦有遊人通過,是非常安全的地方。可是槍聲太近太大,依然令人覺得恐懼。我們終於在引水道旁發現不少彈塞、彈珠以及橙色的飛靶碎片。這些射擊產生的廢物,散落在山坡上,有些落入引水道,有些細小的彈珠甚至掉到旁邊的田舍內。這印證了來叔的看法,比較重的射擊廢物就留在射擊場附近的山坡和引水道,而彈塞就因為較輕及浮於水,所以被水流沖到引水道,最終落入城門水塘。





為了更確切證實此事,我們繼續沿引水道尋找證據,以印證膠塞有被水流沖到引水道的其他地方。最後我們橫過了荃錦公路,在公路以東的另一段引水道找到膠塞和少量飛靶的碎片,城門膠粒之謎終點破解了。
這些射擊廢物相比起膠樽紙巾,就數量來說真是微不足道。但任由垃圾棄置於山野,進入集水區亦說不過去。記者向香港槍會查詢,有關防止射擊廢物進入引水道的措施,會方僅回覆會「留意事件」。射擊活動持續不斷,相信日後依然會有不少廢物彈塞流入水塘。惟經過一番追查,這個謎題已經解開。

2019.03.16【補充資料】:根據《水務設施條例》:「(1)任何人放置、或導致或容許放置任何固體或液體,而放置的方式或地方使該固體或液體可能跌落或被沖入或帶入構成水務設施部分的水中,即屬犯罪。」因此,如果槍會沒有有效措施防止射擊廢物進入引水道,有可能已經觸犯相關法例。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二十七期 2019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