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高雪嶺
──日式登山初體驗
登奧穗高岳(別名穗高岳,飛驒山脈的最高峰,亦是日本第三高峰,海拔3,190米)前,我本來計劃去日本劍岳(飛驒山脈北部的山峰,位於日本富山縣上市町和立山町交界,海拔2,999米),但礙於立山附近的春季殘雪太厚,再於Instagram詢問日本山友後,我決定改變行程,最後在八岳(橫跨長野縣和山梨縣之間、由八個山峰組成的山體)與穗高岳之間,選擇了穗高岳,並與兩位女隊友Jel及Cindy同行。
記者、攝影:Sindorei

從東京前往穗高岳登山有多種方法,我們這次選擇了最簡單、省錢及快捷的方法——乘坐信州號巴士。第一天我們乘早機到達東京成田機場,轉地鐵來到東京站八重洲,整理登山裝備後,我們將行李箱寄存在八重洲的行李寄存室。在當地的戶外登山店舖,簡單補給登山食物和燃氣,我們於晚上10時40分,在八重洲南口JR巴士站,乘坐信州號巴士直接前往上高地(海拔1,495米)。
到達上高地時,已是翌日早上5時,天已經亮了。即使已經天亮,但由於上高地是谷地,沒有陽光照射,依然清冷,溫度為5度左右。登山人士下車後,紛紛前往登山口,遞交登山計劃書及整理行裝,做最後準備。登山計劃書須填寫姓名、聯絡資料、上山及下山日子、行程及逃生路線等。
- 積雪鬆軟步道難行
從上高地登山口前行大約300米就到河童橋,因為第一天時間較充裕,我們選擇進入岳沢濕原繞行,不過比走河童橋多20分鐘,一個半小時後,我們走過明神橋,來到溫泉飯店明神館,點了一份咖哩飯當早餐加午餐。從明神館出發,沿平坦步道經過德沢(海拔1,562米),來到橫尾山屋,需時兩小時。小休後,走過橫尾吊橋,再向今天最後的目的地涸沢出發。涸沢即涸沢圈谷,是冰河圈谷,直徑大約兩公里,最低點是海拔2,300米,最高點就是3,190米的穗高岳。順着橫尾谷緩慢上行,在本谷橋前尚有一些殘雪。過了本谷橋後,情況截然不同,過橋後全是積雪,經過大半天日照,使積雪鬆軟了許多,在S型的急登步道上走一步滑一步,我唯有換上冰爪,之後行走進度就好多了。因前一晚在車上度過,睡得不好,體力開始下降,最後支撐到涸沢時,已是下午兩時半。




Jel與Cindy入住涸沢小屋,我則在雪地露營;晚餐在涸沢小屋享用,菜式豐富可口,能感受到山中工作人員的那份認真,本人狼吞了三碗滿滿的白飯以表謝意。
- 戴頭盔橫越雪崩區
第三天8時收拾好行裝,從涸沢小屋出發,往穗高岳山莊(海拔2,996米)上行,Jel與Cindy顯然未能適應在雪地行走,爬坡時明顯吃力。涸沢往穗高岳山莊大約需要3個小時,路上有兩段明顯的雪崩區,我們選擇橫切過一段雪崩區直上。在通過雪崩區前,我看到一塊手掌大的雪球,從前方向橫飛過,讓我意識到這段路非常危險。我戴上頭盔,小歇數分鐘後,一鼓作氣快速通過雪崩區。期間山上有小量雪球滾下,要不斷注意上方是否有石塊鬆脫落下,需小心躲過。
不久後我們就到達穗高岳山莊,山莊位於涸沢岳與穗高岳的鞍部,嚴冬時期,積雪可完全淹沒。即使是5月中旬,山莊外的積雪依然有接近4米厚。在山莊吃過拉麵當午餐後,放下行裝,只背上了相機,就輕裝前往穗高岳。
- 登頂感受群山簇擁
起步的路段雪岩混合,需要攀爬,過後就是一段60度左右的雪坡,之後在稜線右側(迎風坡)徐徐上行,左側積雪較厚,明顯是雪簷。臨近山頂前還有一段超過70度的雪坡,上攀不難。從穗高岳山莊到穗高岳山頂的參考時間是50分鐘,但我們在雪地上行走也僅用了40分鐘。穗高岳山頂是個360度的觀景台,遠至八岳、富士山(海拔3,776米)、槍岳(海拔3,180米)及白山(海拔2,702米),近的上高地,前穗高,西穗高,都能清晰映入眼簾。沿路返回山莊,因為小看了穗高岳,沒有把繩索和安全帶也帶上,在70度雪坡下坡時較危險,需要小心翼翼下爬,每次只能讓一個人下爬,待下行的人到達安全位置後,另一個才能開始下爬。


夜晚隊友依舊在山莊住宿,我仍在戶外露營,晚餐和早餐則由山莊提供。入夜後天氣開始轉差,風力明顯增強,風吹外帳的聲音,令我整晚都無法安然入睡,山莊內的隊友也因為風聲太大,睡眠不足。

- 三人繫繩冒雨下山
第四天天氣狀況並不樂觀,天氣預報中午雨勢最大,當天7時開始下起小雨,我們商討後決定下撤到涸沢休整再打算。8時我們一行三人已換上全副武裝,安全起見,我們更繫上攀山繩,Cindy在前頭,中間的Jel則用阿爾卑斯蝴蝶結繫上,我在最後用雙八字結固定,多出的繩由我以繩圈方式套在身上,每人之間相隔4至5米。隊友缺乏雪地經驗,期間多次滑落,加上雨勢變大,體力減退,我們終於在11時到達涸沢。我上身有GORE-TEX外套保護,所以仍然乾爽,但大腿至腳尖整個下半身濕透。我們衝進涸沢Hutte旅舍,脫下了濕淋淋的裝備,旅舍的工作人員很熱心地幫我們打開暖爐,供我們暖身和烘乾衣服。天氣預報指天氣會繼續惡化,我們商討後決定今晚留宿,明天再一早出發返回上高地。今天實在太大雨,所以我也沒有露營,而是住在山屋內。

第五天起來天氣不錯,涸沢一路走到本谷橋依然佈滿積雪,只是積雪的厚度明顯地比兩天前上來的時候低了。今天行程甚是輕鬆,沿着梓川一路緩緩向下走,不到3小時就從橫尾回到上高地。我第一時間去車站預訂下午至東京的車票,然後就立即去洗澡。上高地附近有溫泉酒店,少數溫泉酒店更會對外開放,費用還相當便宜,只要800日圓,便又能洗澡又能泡溫泉。
- 後記
在日本登山的感覺是十分舒適,除了補給充足之外,從步道到山路找到垃圾的機會,大概和撿到錢差不多。日本人不會將山路水泥化、人工化,但有明顯路標提示,O表示可行,X表示此路不通。事實證明,即使不需要人為改變和修飾,讓山維持原貌,人和山是可以共存的。
交通
從東京到達上高地的方式有許多,可以乘坐JR列車到長野市轉車去松本,當地亦有不少大巴到上高地。我們選擇了最省錢省時間的方式,直接從東京八重洲南口坐通宵大巴直到上高地,更可以省下一晚酒店和時間,至於在車上能不能好好休息就見仁見智了。旺季時需要預先訂票,否則就要在上高地多待一晚。如果從名古屋出發的話,交通方式也大致相同。
食宿
無論山屋還是營位都需要預訂,如果非雪季時,下午入住時就要預訂翌日住宿了。一泊兩食(住一晚加早晚餐)大概是9,500日圓。單點晚餐約2,000至2,200日圓;早餐約1,000日圓;白飯、湯、茶任添。如果想要第二天中午便當作午餐的話,需要提前一天預訂。穗高岳山莊有免費WiFi,還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相當便捷。
文化
如果道路只允許一個人通過,下山的人會讓上山的人先通過,這是日本的登山文化。你可以主動和其他登山人士打招呼,最簡單的就是Konichiwa,和香港行山時說「早晨」是一樣的,聽說旺季去的時候,會說到嘴軟。
電話卡
山上信號最好的應該是AU的電話卡,可以去到當地購買。在山上,其他台的信號都很微弱,甚至接收不到。
星空拍攝
星空拍攝須注意進山的日期,農曆廿五至農曆初五期間最佳,當然登山是主菜,星空是額外收穫,如果時間不合就不要勉強,月下的山地也是另一種美。
推薦App
山と高原地図
App本身是免費的,地圖分好了區域,500日圓一份,要去哪裏才買哪裏,而且點對點有時間顯示,可以作為參考。
登山天気
此App是訂閱版,每月收費15港元,首月免費,若你首月後不取消,就會每個月扣費,所以回來後記得取消訂閱,下次去的時候再訂閱。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二十六期 201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