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東狂奔 12小時

極東狂奔 12小時 ── 一尖三咀四灣之旅

作為行山新手,加入風火山林接近半年,隨隊上山下海去過不少地方。說到難忘,則非「一尖三咀四灣之旅」莫屬。作為2016年底的長征活動,聽到這旅程的名字便有點生畏。一尖三咀四灣,是指要依次完成蚺蛇尖;米粉咀、短咀、長咀;東灣、大灣、鹹田灣及西灣。我考慮是否參加前,也問過隊長意見及搜集資料,得悉這條路線需時超過十小時,甚至有機會因體力不足而敗走,體能及意志缺一不可。我衡量過後決定參加,算是給自己的一個考驗。

撰文:史雷杰
攝影:林澤健

_S3P0554
一行12人出發,最後七人完成旅程,來自台灣的維倫是其中一位。

當日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氣溫宜人。一行12人早上8時於西貢集合,乘搭巴士到北潭凹,準時9點起步。由北潭凹出發,我們很快到達赤徑,之後經過赤徑渡頭及赤徑村。過了赤徑泥灘,我們開始緩緩登上大浪坳,最後一段較斜,大家上得有點吃力。於大浪坳小休後,眾人沿左側小路繼續往上走,向蚺蛇尖進發。由漸斜的碎石路上山,很快便到達山頂,完成「一尖」。小休後經過一輪急降,我們便到達米粉頂。當天一行12人,其中五人於米粉頂離開,其餘七人繼續踏上征途。

前往米粉咀的路全是斜坡,臨近米粉咀,甚至需於林中辨認小路。該天天氣太好,大家除了享用午餐,也到處爬上小山丘拍照。大休過後繼續旅程,我們下來時不知不覺間下降超過350米,需沿路折返約三分二路程。折返時正值中午,我們不斷上斜加上太陽直射,算是整日路程中最辛苦的路段,因此我們也稍作休息,再向短咀出發。到達短咀,看着伸延出去的數個山丘,伴隨一望無際的極東海平線,心情特別舒暢。本着「探險探到盡」的心態,打算遊遍每一個咀的盡頭。在接連數個山丘行走,有來自台灣的隊友維倫以鉛筆速描眼前景色,有些人則進食補充體力,也有人越過短咀版一線生機,到短咀盡頭遠眺風景。於崖邊俯瞰前方和尚洲,和過往坐船遠觀又有不同感受。短咀風景怡人,但為爭取時間,隊伍沒有多作停留,便繼續往長咀出發。

_S3P0707
隊友攀上米粉咀的山丘。
IMG_0274
隊友維倫即席繪畫的短咀。

從短咀到長咀的路雖上落不多,但約一半路程需於林中行走,途中會經過數條小澗,當看見平原上的幾塊大石,便到了長咀入口。到長咀盡頭有兩條路線,可從右側長咀山脊向外走,風景自然更美;我們則於中央穿過,坡度較低。長咀的長非浪得虛名,我們用了約一小時才走到盡頭。長咀盡處是大浪咀,對出是長咀洲。隊伍在此稍作休息,拍攝過斷崖石灣日落美景後,便向右走上長咀山,向最後的四灣進發。

_S3P0877(D).jpg
長咀盡頭的大浪咀。
_S3P0881
在長咀欣賞夕陽。

 

  • 長咀日落 夜綑東灣

從長咀出發到東灣的路上,由於日落後天色漸黑,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加快腳步。大約1小時15分的路程,頭燈開始逐漸亮起。大概因為視野變得狹窄,身體積存的疲累亦開始抗議,但前路崎嶇,沿路有四至五處路段泥土鬆散,相信曾受山泥傾瀉影響,一不留神可能受傷。到達東灣後,大伙兒沒有停留,沿岸邊綑了約25米,再沿山路走到大灣。我們從大灣到鹹田灣走得非常快,約10分鐘已到達鹹田士多。此時大家的疲累湧現,一致決定入士多休息。經過一輪風捲殘雲,正當大家想經獨木橋去西灣之際,卻發現橋面因潮漲被淹。為了不弄濕雙腳,眾人決定繞路經麥理浩徑過西灣。離終點漸近,大家恍若有共識,沒有停步繼續前行。最後上西灣亭的大斜路上,有隊友感到小腿肌肉繃緊,但看着目的地就在眼前,都堅持撐到終點。到達西灣亭時剛好9時正,連續12小時的一尖三咀四灣旅程劃上完滿句號。

事前看過很多照片及遊記,但不及親自體會感受的深。首先是難度方面,即使當天天朗氣清,但由於接近全程沒有補給點,每人都需要帶備大量食水及補給品。4公升水加上食品,還有相機及個人物品,連續上落行走12小時,對體能要求十分高,特別是入夜後視野變差,意志也更薄弱。雖然路程辛苦,但沿路風景美得筆墨難以形容。蚺蛇尖上的景色不用多說,沿路下來遠眺千溪海岸配上藍天白雲,也是全日一絕的海景。到達三咀時,最震憾的不得不提長咀——從長咀盡頭望向海平線,加上正值日落時份,站在崖邊,彷彿到了天地盡頭,蒼茫的感覺頓上心頭,只能讚嘆大自然的偉大。

map3.jpg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二十期 2017年3月5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

facebook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