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道連環建亭 真的有需要?

涼亭建在合適的地方可以為人遮風擋雨,在漫長的旅途之上,有地方可以休息歇腳,聚友閒聊。但如果涼亭建在不需要的地方,或者太過密集,不但得物無所用,更是浪費公帑。

  • 涼亭密度 各段之冠

衛奕信徑(下稱衛徑)第五段由沙田坳到九龍水塘,是整條衛徑中涼亭最密集的一段(見表)。短短7.4公里路程內有八個涼亭(包括獅子亭),平均不足一公里就有一個涼亭。7.4公里中,有超過6公里為平坦多樹的引水道路段。對比起衛徑第九段,由九龍坑山到八仙嶺,全程10.6公里,橫跨九龍坑山、屏風山、黃嶺及八仙嶺等高山,途上只有兩個涼亭。

box2.jpg

衛徑五段的引水道僅6公里,就已有六個涼亭。而當中四個是沙田區議會在2009年至2015年間,分兩次建議及興建。項目建議人主要為新民黨及公民力量成員,包括何厚祥、韋國洪、林松茵、黃澤標、李錦明及潘國山等。兩項工程總花費為251萬元,平均每個亭花近54萬元。何厚祥等人更在第二次提交意見時,建議興建三個新亭,只是限於可行性考慮,改為興建兩個新亭。

box1.jpg

衛徑五段和麥理浩徑(下稱麥徑)第五段為平行路段,但衛徑景觀較差,所以大多數郊遊人士都會取道麥徑。該引水道路段的使用者多數為晨運客及越野跑手。晨運客主要集中使用其中兩三個涼亭,越野跑手則甚少使用涼亭。記者於星期六下午到訪其中三個涼亭及紀錄它們的使用量,為方便命名,三個亭各名為A、B及C(見圖),每個各紀錄45分鐘,只有其中一個涼亭有人使用過,其餘兩個除記者以外,沒有人於亭中停留。A亭和C亭結果相若,45分鐘內,約有60人經過,途經者大部份是正在比賽的跑手,沒有人使用。B亭則有10人在亭中逗留,或因為亭旁有個街坊搭建的簡陋鞦韆,吸引小朋友玩耍,而10人中,相信有兩組人都是家庭,兩家人都有小朋友。記者當日訪問了幾位行山人士,其中Brian由沙田坳出發,沒有在任何一個亭停留,「這段路十分平坦,不太需要休息。」對於每個亭耗費約50萬元,他有點猶疑答道:「可能有點貴。」他解釋,比較少人在這段路休息,如果在比較斜的山坡上,可能就比較有需要。

FUDC6993(D).jpg
行山人士Brian認為這段路十分平坦,不太需要涼亭作休息之用。

 

  • 馬騮地盤 不宜久留

衛徑五段鄰近金山,有非常多獼猴出沒,故又名馬騮山,有行山人士表示,曾受馬騮滋擾,Brian說一路走來都看到馬騮,「都驚驚地」。記者於A亭拍攝縮時片段紀錄時,有隻馬騮對記者的背包虎視眈眈,步步進迫,繼而咧嘴對峙,最後記者不得不收起腳架,作恐嚇狀才嚇退馬騮。此外,野生動物亦會留下糞便,影響環境衛生。另一對行山人士梁先生及梁太太說:「有時看到有馬騮或野狗糞便,都未必會坐下。」他又指處於引水道旁的C亭很少人用,反而往前再走20分鐘左右的另一個亭,所處的位置較通爽當風,旁邊更有草地,就較多人使用。

在山上建亭比在引水道旁更困難更昂貴,但我們應該將涼亭建在易於興建的地方?還是山友真正需要的地方?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十九期 2016年12月28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

facebook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