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一向是白天的活動,但總有山友,會選擇摸黑上山。晚上的山,沒有藍天白雲,看不到七色花草,卻有涼風送爽,不用頂着烈日。但到底夜行有何吸引之處,讓「夜貓」們逃離睡魔,徹夜追尋?
記者:梁遠逸
攝影:梁遠逸、華嘉昌
第一次認識夜行,是我在中學參加童軍的時候,跟隨阿Sir玩黑夜遠足,那時才發現,原來行山也可有種另類感受。後來演變成我們創隊的淵源,就是第一次活動──黑夜定向。所以夜行對我們行山隊而言毫不陌生,更有一重特別意義。有人會認為,夜行簡直是自討苦吃,晚上山中伸手不見五指,多蚊多蟲,何解還是偏向「夜」山行呢?
- 獨佔寧靜山頭
猶記得第一次與華生(華嘉昌)夜遊柏架山,入秋之夜,山上杳無人煙,與早上處處皆是遊人,如鬧市般的光景,可謂大相逕庭。坐在雷達站下,享受在香港奢侈的寧靜,與好友談天說地,是在白天不能感受的。
要在香港觀賞銀河,我們也只能摸黑往山裏走。鳳凰山、大東山、萬宜水庫東壩、太墩……但並非所有路線也合適,光害不能大、景觀要開揚;在星空下一步步往上登,累了就坐下找找星座,這種以為在台灣、北歐的夢幻感受,其實在香港也可以有。
- 選址要看目的
或者你們會問:有甚麼地方尤其適合夜行?首先你要明白你夜行的目的。為了欣賞日出,可到全港最高的大帽山、大東山、鳳凰山,又或毫無遮擋的昂平平原、鶴咀。為了追逐群星看銀河,可以到較小光害的萬宜水庫、鶴咀、狗嶺涌。即使在鄰近市區的郊野,簡單易走的魔鬼山、獅子山,抬頭看不到繁星滿天,我們仍能遙望那世界知名的萬家燈火。如有興趣,亦可嘗試一些特別的生態遊,拿着電筒走入山中,觀賞螢火蟲、蛙等。(見另文:生態迷愛蒲夜山)
- 落腳點有口訣
「黑泥、白石、光水氹」是指在晚上山路,我們低頭看到的地面的情況,黑色多為泥路;白色的為石頭;反光的為水氹。晚上山路看起來跟日間分別可大,這口訣對決定每步落腳的位置尤其有用。當然,這口訣只是視覺上的參考,實際顏色及情況因人而異,而且地面物件可謂多不勝數,還可以有地洞、落葉,以及野生生物如蛇及蟲,當遇到不肯定的情況時,還是開電筒為妙。
- 學懂互相尊重
不過,行夜山也要講基本禮儀:一、電筒勿亂開亂照,在黑暗中人眼會自動調節,瞳孔放大以讓更多光線進入,漸漸就會習慣黑暗,在黑夜也能看見山路,所以應盡量減少開電筒,尤其在有月光的晚上,不要剛開始旅程就用強光亂照。如果真的很需要使用,不妨買帶紅光功能的頭燈或電筒,可減少對眼晴的影響。二、降低聲量,勿大聲喧嘩。三、請不要使用激光筆,因為會影響其他星空攝影者,亦有可能照射到其他人的眼睛。
夜行,追求日間找不到的寧靜,追求早上看不到的風景。是否自討苦吃?相信每個嘗試過的山友都有答案。
- 夜行路線介紹
【日出推薦】馬鞍山昂平
馬鞍山昂平平原景觀開揚,是欣賞西貢全景、日出、及玩滑翔傘的理想地點。建議由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出發,沿馬鞍山郊遊徑登昂平,落西貢大水井終點。
路線: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馬鞍山村→昂平→大水井
需時:3小時
距離:4.5公里
【夜景推薦】魔鬼山
魔鬼山(炮台山)其實不算容易到達,如果大家由油塘站出發,到山頂需時約一小時,還得不停上斜路和梯級。著名山野攝影組合「流浪攝」這樣評論魔鬼山:「如果紅香爐峰是欣賞維港最佳地點,炮台山一定就是九龍區代表。」魔鬼山遠離中區,夜景主要是港島東及九龍啟德一帶。魔鬼山上殘存二戰炮台遺址,一個人摸黑上山影夜景探遺跡,非常刺激,但筆者膽小不敢。
路線:油塘地鐵站→衛弈信徑第三段→魔鬼山(原路回程)
需時:2小時
距離:3公里
其他夜景路線:https://goo.gl/bGv3tB
【星空推薦】鶴咀
鶴咀位於香港島南端,面臨雙四門海峽,是香港其中一條最繁忙的航道。鶴咀是香港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亦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所在地,有非常珍貴的海洋資源。大家可以乘巴士到鶴咀村口大風坳巴士站下車,到鶴咀海岸保護區的路主要是下坡車路,比較易行。由於鶴咀地置偏遠,光害較小,在天朗氣清的夏天可以看到銀河。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更可以欣賞旭日由海平面升起。
路線:石澳道大風坳(鶴咀巴士站)→鶴咀村→德忌立角燈塔→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原路回程)
需時:5小時
距離:8公里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十八期 2016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