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郵蹤

旅遊的時候,往往會寄上名信片,兼貼上當地郵票,就可以將回憶寄回家、寄給朋友。香港郵政就有發行一系列本土的「山野」郵票,即使你不是遠遊歐洲,在香港遊歷群山,簡單如到訪破邊洲,都可以給朋友寄一封信,並貼上破邊洲的1元郵票,把心思一同寄出,但不要忘記,要付足郵費呀!

撰文:鄭雯廸、華嘉昌

  • 代表香港的群山

回首香港的郊野郵票,原來早在1996年發行,一套名為「香港群山」的郵票,是開埠以來第一次以「山」為主題的郵票,而獲選的更是赫赫有名、可以代表香港的山峰,包括鳳凰山、八仙嶺、馬鞍山、獅子山。

這四大名山,無人不曉:鳳凰山,香港第二高山,又名爛頭山,但「爛頭」與仙景不配,所以改了一個較有「仙氣」的名字「鳳凰」;八仙嶺,因八個山峰相連而取名,名字來自中國傳說「八仙過海」;馬鞍山,鞍形山脊恍如馬鞍,古稱「企嶺」,山勢險要;獅子山,是俯瞰維港兩岸的雄獅,「獅子山精神」更代表香港人的奮鬥故事。

郵票拆版2.jpg

  • 通用郵票賞地質

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正式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成員,更在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包括八個景區:糧船灣、印洲塘、甕缸群島、赤門、果洲群島、赤洲、橋咀洲、東平洲。

2014年香港用此主題發行郵票,亦是全球首個地區,以地質公園為通用郵票主題。這亦代表香港人越加重視地質公園,以及山野活動日漸普及。

在16枚通用郵票中,印有萬宜水庫東霸的1.7元郵票最為常見(為平郵最低郵費),她亦是其中知名度較高的地方,除了是本港七十年代建成的最大水塘,更屹立了1.4億年的六角柱石。今年5月底更開通了「木橋步道」,拉近遊人與海蝕洞的距離。

另一個埋藏億年古石的地方,就是10元郵票上的橋咀洲。島上著名的「菠蘿包」,便是這些遠古的石英二長岩。往旁邊一看,又會發現有熔岩流動紋理的石頭,故又名流紋岩。可是環顧四周,大家口中的「橋」在哪兒?原來這道沙橋是海岸沉積地貌「連島沙洲」,每逄潮退時才出現,把橋咀洲與橋頭島連接起來。

郵票拆版3.jpg

  • 新推鳳凰徑系列

今年10月13日,香港將發行另一套郊野紀念郵票,名為「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鳳凰徑位於大嶼山,一共有12段,70公里,而這系列也有12枚郵票,包括大東山及大澳等熱門景點。

鳳凰徑郵票即將推出,另一方面大嶼山的發展卻令人憂慮。山野風光會否被時代巨輪所輾碎?我們不希望將來郵票上的風景,變成不再存在的回憶。

IMG_5900
位於鳳凰徑第二段的大東山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十七期 2016年7月18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