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水面,蔚藍的天空,紫菜的香味,就是美麗海島的魅力所在,勾起我們去年在東龍島露營、野餐的回憶。若然這海島的岸邊被垃圾包圍,變成一個「垃圾灣」,你還會千里迢迢,遠赴東龍島嗎?
今年四月,我們隨非牟利環保團體生態巴士及龍舟隊泛非龍,到東龍島清理岸邊垃圾,約一百人齊心合力,希望讓海島回復原來面貌。我們與約廿名義工駐守的一隅,又名「垃圾灣」。與籃球場大小相若的海岸遍佈海洋垃圾,以發泡膠為大多數,還有生鏽的大鐵桶、木頭、膠樽。意想不到的是,對岸清水灣俱樂部哥爾夫球場的白色哥爾夫球,也隨水漂流到岸邊。
最可惡的垃圾是發泡膠,一整塊完整的發泡膠經歷風吹雨打後,變成沙粒大小的顆粒,在海岸上幾乎無處不在。執拾的過程實在令人沮喪洩氣、痛苦萬分,但我們這群義工仍奮力與膠粒搏鬥,默默地愚公移山。最後我們走回山上的營地,俯瞰「垃圾灣」,已找不到垃圾的蹤影,比較大塊的發泡膠都已經消滅,但我們心底裏都知道,美麗的海岸其實仍暗藏膠粒。
上年夏天,紐約市已禁止食肆使用發泡膠器皿。雖然香港未有就這議題訂立法例,但我們能否自發避免使用發泡膠呢?其實無論郊野、海洋,都是地球的一部份,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希望大家都盡一分力,守護郊野,守護地球。
鄭雯廸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十六期 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