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風作樂 – 陳Sir

為了備戰雷利長征,隊友早前頂着頭上驕陽,暴走九龍坑山、黄嶺及八仙嶺的光頭山脊之上。缺乏樹木掩擋,山徑被烈日曬得反光白熱。在其間行進,汗如雨下,皮被乾煎;如置身高温焗爐,感覺可隨時被烤熟!如此境况,體力加倍消耗、意志容易消磨渙散,人的幻覺、海市唇樓相繼出現。人會多麼期待忽然飄過的厚雲,或一陣吹過的山風,好讓行屍換一口氣,重新振作!天公是否造美,或不容易預計;大自然卻真有美地勝景,可供夏日尋風作樂,一如嬉水逐浪般凉快!

  • 高地林蔭

8月8日在大帽山上巧遇本港有史以來最熱的立秋,氣温達36.3度!早上由石崗起步,沿甲龍林徑急登大帽荃錦凹。大帽荃錦凹一帶廣植樹木、巨樹參天,行走其間,得樹蔭保護,與外面高温絕緣。雖然外界氣温奇高、登山也耗力不少,但當登上500米之上的高地林蔭,涼風便自然從四方陣陣吹來,消暑忘疲!在林木護蔭之下,不但在山徑上,也在路旁、甚至在燒烤場,人都如置身泠氣房間,自得其風、盡情享受!

  • 涼風隧道

風隧道是由自然的山形地勢形成,多見於山嶺上兩個山頭間的山隘。由於風被兩邊高山頭阻擋,她便加速吹過山隘而形成疾風的私家路。由於旋渦式的强風長年吹動,風隧道只容得下橫卧的雜草,寸樹不生!就算烈日當空,只要站在山隘風隧道的高點,一陣陣迎面涼風定必不斷吹來。如果遇上強風日子,那十級風力定必叫人腳步不穩、衣衫噗噗作響、口沬橫飛!我知道在港島山徑上有兩處涼風隧道,一在石澳龍脊,一在紫羅蘭山峰之間,大家不妨到此一遊。

  • 水壩屏風

DSC00088.JPG

與前兩者不同,水塘壩頂可算是人工造成的風點。水塘本處身山谷之中,水壩截流蓄水而成另類屏風。每當站在壩頂,背水而立,迎向壩下深谷,涼風多從壩底下抽起撲面而至。港島典型的水壩屏風是大潭上水塘的水壩,站在壩上望向南面層層交錯的深谷,自會引來消暑涼風。當日練山,行經鶴藪水塘主壩,也遇上了續命清風!長途漫漫,不願也得離開;但能站在風點小息休止,已是福氣!

陳子豐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十二期 2015年9月9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