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隊元老兩日由歐洲回來了,我們繼續翻山越嶺,挑戰考驗體力和技巧的青山腹地和鹿巢石林。艱辛的路走得多了,偶爾躺在西貢深涌的青草地上,深深地睡一個午覺,感覺是挺幸福的。
- 要咩有咩大枕蓋 【2月20日(年初二)】
大年初二,當然要上大枕蓋尋找隱世吊鐘花,不但給我們找到吊鐘花,還有大量奇花異卉。一行四人由北潭涌出發,上大枕蓋,一路都未見吊鐘花的影蹤,上到大枕蓋山頂,大風到可以吹得郁人,我們就坐係旁邊小路的草叢邊食Lunch,嘆Tiger啤酒,食藍莓。藍莓配啤酒,一絕。之後在大枕蓋山頭後面的小路找到海量吊鐘花,滿樹紅通通的花朵,嬌艷欲滴。落鹿湖郊遊徑之後,再爆上山,過牛湖墩,重遊舊地,在山頂網測站大玩測量柱懸浮相,試下試下,發現其實唔難。
- 深涌草地衝衝衝 【3月1日(日)】
如果你平日工作太忙碌,假日只希望讓腦袋放空,深涌大草地絕對是不二之選。今次人少少,只有三人輕裝出隊,在西貢乘坐海下小巴,到白沙澳路口下車,沿山路到深涌,在大草地上脫鞋赤腳衝衝衝,躺在軟綿綿的大草地上,品嚐Subway、小瓶紅酒、Ham,把玩着Ukulele,飯後來個午睡,我們三個都睡着了,還做了個好夢。就這樣子Hea足兩小時,再出發到榕樹澳,途中巧遇「德仁仔」的Sam。最後我們沿企嶺下海邊的車路,走出水浪窩,再坐巴士出沙田。

詳細路線資料請參考路線王
- 聶歌信 ◆ 面具石 【3月7日(六)】
週六下午有半天時間,重遊面具石。面具石位於香港島聶歌信山上,形似面具(其實不太似),在面具石可以一面俯瞰黃泥涌峽的豪宅,另一面是深水灣的景色。一行四人由黃泥涌峽出發,沿布力徑,不一會就到了面具石正下方的路口,誰知陳Sir已經搶先一步在路口等我們,還睡在路邊石壆,用衫遮面,給了我們大大的驚喜。五人爆上面具石,入口其實是個水渠位,初段是浮沙爛路、黃土沖坑,比較難行,需手腳並用。途中路過鷹頭石,更有人在石上畫上一隻鷹眼。我們不斷上攀,其中有一個位比較難上,需要用手力壁虎功硬夾而上,但一上到去就到了面具的左面,可以清楚看到面具石的鼻子和嘴巴(如果夠想像力),之後我們穿過一線天石隙,左轉上攀,上到面具石頂休息,Waylon帶來美味的金門肉乾。之後我們再攻聶歌信山頂,再落中峽。由中峽到灣仔峽是舒舒服服的港島徑石屎路,Waylon和Mav先在灣仔峽坐巴士走人,其餘三人就沿荷蘭徑,回到寶雲道公園。

詳細路線資料請參考路線王
- 青山腹地來回 【3月14日(六)】
早前跟德仁仔同遊青山,經由青山山頂起步,今次再戰青山,由良田坳起步。只能說今次行程的重點是Routing,本來打算由青大石澗轉入月牙谷,再過花香爐,但無端端玩了一轉來回。我們由良田坳落卧龍潭,一開始已經爆入左面一條完全沒有絲帶、沒有人跡的小澗。之後攀落澗尾的一塊石壁,回到大路,落到卧龍潭之後左轉,轉入青大石澗,在青大澗邊午餐,望着前方的瀑布,非常「爽皮」。此時有兩名山友路過,同樣沿澗上溯,但見未到瀑布已經退回,我們以為沒有路可上,就回頭試由大冷溪方向找路上山(之後翻查資料,瀑布後面就是右轉入月牙谷的路)。誰知一入澗內萬劫不復,完全很不到出澗的路。我們由青大溯到大冷溪,打算沿澗溯到大冷水麵包石,但澗道突然收窄,我們被迫左轉上山,眼見花香爐就在眼前,但又找不到上山之路。我們唯有翻過兩個山頭走回良田坳,在青山腹地內走了一圈,溯澗溯到天昏地暗,景點一個都沒有到過,只怪自己準備不足!

- 鹿巢亂石遊 【3月22日(日)】

鹿巢石林又名為石壟仔石林,位於鹿巢山東南面的山坡之上。由馬鐵大水坑站出發,沿梅子林路到梅子林村口。由引水道轉入山路石壟仔古道,石壟仔古道其實是密林小路,我們跟着絲帶前行,到達石壟仔廢村,有不少破屋地基。奇怪的是,有一個新建的祠堂,看來還有不少後人專程上山祭祖。過了石壟仔廢村之後,不一會就到了鹿巢石林的入口,我們得爬過濕滑大石才可以爬出石林。鹿巢石林是全港最大型的石林,我們被整個石林震懾了,真的非常壯觀!大家在亂石堆中亂爬,不停拍照。石林大致有兩組,我們在飯後就過第二組山林,比第一組更難爬。在山林上回望山谷中的梅子林村,十分優美。回到山頂,找到了傳說中的獨木舟石。回到麥理浩徑路口的涼亭,這段路為麥理浩徑和馬鞍山郊遊徑重疊,我們到了昂平高原,草地非常適合野餐,可看到西貢全景,更加是滑翔傘天堂。之後沿馬鞍山郊遊徑落西貢大水井坐小巴回西貢。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九期 201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