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大汗淋漓、攀山越嶺,只為一睹造物者的神奇魔法,觀賞奇山異景、秀麗景色,在放眼遠望之際,可曾想過也有一道奇妙的風景在你腳下?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卻蘊藏各式各樣豐富的地質,甚至有世界級石柱,今期帶你望近啲,認識足下這片大地,欣賞你屁股下的那塊大石。
西貢六角形柱石
因為成為國家地質公園,萬宜水庫的六角形柱石群變得非常聞名。巨型六角柱石的形成,原來跟一億四千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有關。現在西貢的黃石碼頭一帶,竟就是當時新界東最大的火山口所在地,破火山爆發,當時就如一個碗,載滿溶岩,溶岩遇上冷空氣後急速降溫收縮。物理上,冷卻的最有效方法是從六邊向內收縮,便形成今日在果洲群島至萬宜水庫一帶所見到的六角柱石群。而最具觀賞價值的,可算是因為受板塊活動,而形成的摺曲六個角柱石。
青山麵包石
位於青山腹地大冷水的溪流之中,有一塊奇石,人稱麵包石。這塊大石酷似一塊大方包,被刀從中間切成數片,生動有趣,圖中德仁仔行山團的山友更爬入麵包石的切口。土木工程師Bert表示,此石頭極為古怪,斷裂原因相信是大石受到重大外力影響,令形成的節理(Joint)斷裂,但理論上處同一位置,所形成的節理理應一樣,前面斷了幾段,後面卻沒有斷。雖難以證實前後段石頭受到的風化是否相若,但Bert指不排除有人為因素,令石頭出現奇怪的斷裂。
青山青松紅壑
青山腹地是香港西北面的劣地,地貌酷似沙漠峽谷,滿是浮沙碎石沖坑爛地。在地質歷史中,此處的岩石受到后海灣及青山斷層之間的擠壓,令岩石破碎及片理化,大大加快風化過程,遭受擠壓的岩石因為成份改變,導致強度大幅降低。在青山,向東南面的斜坡一般植被較為稀疏,風化嚴重,令雨水沖刷而形成的沖蝕溝也特別多,就似是一個個小峽谷。圖中景點:青松紅壑,地表呈現紅色,因此可知當中鐵質成份較多,同時在同一地點生長青松,偉為奇景。
鯉魚門岩脈
鯉魚門的海岸除了波濤洶湧,更有奇岩怪石。例如圖中的岩岸,就明顯可以見到有兩條入侵性岩脈(Dyke)。這種岩脈的形成,可能因為在原本的石頭上面先出現的節理(Joint),在火山爆發的時候被熔岩入侵,在冷卻之後,這種火成岩就和原本的岩石結合在一起。另一個可能性是原先的岩石中的節理,被另一些泥地或石塊填滿,經過多年加壓加熱,形成變質岩,再經由斷層移動而曝露於地表。
只要小心留意,這一類入侵性岩脈其實不難找到,可能行行下山都會有新奇發現。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八期 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