綑邊可以說是遊覽海岸的最佳方法,所謂綑邊即是沿着海邊岩岸行走,正正是「綑着」海洋和陸地的分界線,可以百份百親近海岸。綑邊路線盡是沙灘、石灘、海蝕洞、斷岸、峽谷,這些風景地貌並非可以在一般行山徑欣賞到。一般而言,綑邊可以分為兩種:泳綑、乾綑。乾綑的意思是綑邊的過程全程不用涉水,可以乾腳走完,如果遇到不能渡過的海峽、斷岸,就走到岸頂山路繞過;泳綑即是結合行山和游泳兩種運動,當遇上海峽的時候就跳入水中泳渡,對於體能、泳術、膽色,以及應變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奮身泳渡無人之境
其實綑邊活動十分普通,一般釣魚人士所指的磯釣,就是在海邊岩岸或是礁石上垂釣,當然要到達岩岸就必需要「行出去」,「行出去」這個動作就是綑邊了。很多時候綑邊路段都是人煙罕至,曾經有山友綑邊被困小西灣黑角頭40小時,最終被釣魚人士發現救出。泳綑可以到訪無人能及的天涯海角,例如萬宜水庫東壩的破邊洲,一般人都能在旁邊水壩或是花山遠眺,但如果泳綑就可以游過海峽,登上破邊洲,又是一番令人神往的體驗。同樣是遊歷海灣,行走山徑和綑邊真的有很大分別,絕對是另類又刺激的體驗。
裝備方面,乾綑需要的裝備和一般行山無異,而泳綑應按個人需要加配裝備,例如:防水袋、泳鏡、手套、助浮衣等等。綑邊對體能和技術有一定要求,山友們到訪綑邊路線應該量力而為,留意潮汐,如果有高手指導就更佳。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七期 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