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面環水,大小島嶼約有261個,本着上山下海的精神,山友們不但喜歡走上險峰山嶺,更會跑到天涯海角,感受大海的威力和海灣的秀美。今期為大家精選四個海岸:鶴咀、東平洲、粉紅海岸、破邊洲。
鶴咀-機槍廢堡雷音洞
鶴咀位於香港島南端,面臨雙四門海峽,是香港其中一條最繁忙的航道。鶴咀是香港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亦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所在地,有非常珍貴的海洋資源。遊覽鶴咀不可錯過岩岸邊二戰時期的機槍堡,位於海角的機槍堡可說是絕無僅有。除了戰時遺蹟,鶴咀還有兩個著名的海洞:雷音洞和蟹洞。雷音洞在水退時可以入洞,洞底的石頭長年被海水沖刷,又圓又光滑,海浪聲在又長又窄的洞內回響,形成巨大回音,故有「雷音洞」之稱。蟹洞則在海洋研究所旁邊,這裏也擺放了一條鬚鯨的骸骨標本。鶴咀更有一個小小的燈塔,該燈塔於1875年啟用,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燈塔。
東平洲-奇特地質精華遊
東平洲位於香港最東面,可以說是近內地多過近香港,這個偏遠地區卻有地質公園兼海岸公園的雙重身份,實屬郊遊精選!東平洲以「三平一奇」見稱,「三平」是指海平、島平、石平。這個1.1平方公里的細小海島地勢平緩,東南方的最高峰鶴岩頂的海拔僅48米,名副其實是「平洲」。至於「一奇」,就是島上的頁岩。島上的奇怪石頭和特色地貌甚多,其中包括酷似一座更樓的「更樓石」、猶如巨龍入海的「龍落水」、如被巨斧劈開的「斬頸洲」等,可以玩足一日。當然,身為海岸公園,東平洲亦是潛水和浮潛熱點,海底下盡是海膽、海參和珊瑚。筆者就曾經在東平洲浮潛被海膽刺中(當然隻海膽都好傷)。
粉紅海岸-紅石綑邊新手篇
風火山林成立以來唯一一次的綑邊之旅,就是到粉紅海岸。所謂粉紅海岸,即是由大嶼山深屈到大澳的海岸,這一帶的海岸岩石都帶紅色或粉紅,故有粉紅海岸之稱。當然大家可以經東澳古道輕鬆到達大澳,但要領受海岸風光就要攀山涉水。由深屈出發,先要攀過紅粉石一段路,這段路比較難行,需要手腳並用,更要小心海邊岩石上鋒利的蠔殼。粉紅海岸算是初階的綑邊路段,水退時候可以走的路也寬,後段多是石灘,除了幾個山咀外,攀爬位不多。但始終是綑邊路線,比較體力化,亦有一定危險性。整個綑邊的路段都會見到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城市的發展,其實亦是對自然景觀的一種破壞。
蒲台島-香港之最南角咀
蒲台島是香港最南的島嶼,平靜的島上沒有電力供應,沒有通訊網絡,大部份居民都已經遷出市區,島上的明記酒家卻十分有名,假日週末必定逼爆。遊覽蒲台島可以看到鄰近碼頭的海螺石,此石立於海邊岸上,因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石後面亦有山路,喜歡挑戰的朋友可以由此出發全綑或半綑蒲台島,半綑的朋友可以由挪亞方舟石轉入山路結束。一般郊遊的話就,必須要到南角咀,亦即蒲台島最南端,這個真真正正香港的「南極」。在這個極南之地,有被攝影達人Will Cho認為香港最靚的燈塔,以及氣勢磅礡的海角。近年更有不少露營和攝影發燒友喜歡在燈塔前的草地紮營,以燈塔為前景拍攝星空。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七期 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