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九龍油塘
高度:222m
在機場工作的時候,透過辦公室的窗戶可以見到鳳凰山、大東山;在將軍澳工作的時候,則可以在後樓梯的窗戶看到魔鬼山,及將軍澳墳場。
筆者在一年之前,因為準備苗圃挑戰12小時比賽,在一次練山的時候,曾走錯路誤上魔鬼山。魔鬼山又稱為炮台山,因為魔鬼山頂就是戰時的炮台遺址。站在山頂之上,維港內外水域盡收眼底,就似是端坐於鯉魚門上的大將軍一樣,腳下是大波板岩岸,鎮守港口安定,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戰時,日軍成功奪取九龍半島,英軍退守香港島。日軍隨即改建英軍炮台,以高度優勢,重創對岸白沙灣炮台(即現時海防博物館位置)。
在將軍澳工作的日子,只有星期六可以偶然抽空出席行山活動,對我而言,每日遠眺魔鬼山,亦不能夠望梅止渴。魔鬼山的呼喚,就是野外的呼喚,是逃出困鎖的呼喚。每每隔着這個玻璃窗對外望,就似是籠中鳥看着遼闊的天空。當然,我們的困鎖,有時候就是我們的責任,但是偶然逃逸,在園野間好好享受一個下午,放下工作的煩惱和困擾,亦不為過。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亦不得不應魔鬼的呼喚,作任性的決定。引用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句話:「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華嘉昌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四期 201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