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走追夢

踏入秋冬,又是各大行山及越野跑比賽的季節了。近年在歐美流利的野越跑風氣吹到本港,不少平民百姓都有機會接觸到越野跑比賽。本港最有名的行山比賽可以說是全走麥理浩徑的「樂施毅行者」,同時,以衛奕信徑為路線的「雷利衛徑長征」,以及以港島徑為路線的「綠色力量環島行」,亦是著名的慈善比賽項目。而今年,風火山林就有隊員參加「Action Asia Event 大嶼山兩山峰賽」,以及「苗圃挑戰12小時」賽事。

3F123D96E5291E9248EDB5BE182D5EBB(Z) - 複製

「樂施毅行者」賽事全走麥理浩徑共100km,由北潭涌出發,終點近年已經改為元朗大棠。「毅行者」雖然被稱為與「渣打馬拉松」齊名的兩大本地運動項目,但去年「毅行者」就因為西灣封村而臨時改道,適逢華生去年參加這個「歷史性改道毅行者」。「樂施毅行者」的要求嚴格,只有一個100km的項目,每隊必須有四人,強調同行精神。

1456779_1376204415963017_1651888590_n (Z)
2013年毅行者,因改道而需要由西灣亭回到北潭涌。
IMG_7515(Z)
今年風火山林就有隊員參加「Action Asia Event 大嶼山兩山峰賽」。
  • 與時並進 屢創佳績

麥理浩徑於1979年啟用,最初有紀錄的全走麥徑時間為是啟用當年11月有兩名英兵,以22小時25分鐘完成。本港行山旅行隊亦不甘後人,於12月時旅界前畢楊振德以18小時25分鐘完成。近年,「毅行者」的最快完成紀錄為去年尼泊爾隊「Team Columbia S1」創下的10小時58分鐘,隨技術和裝備的進步,料「毅行者」的紀錄將再被刷新。「毅行者」其實亦被視為「一生人一次」的項目,意即一生人最少要完成一次「毅行者」,但很多人多次嘗試,都未能完成。

疾走拆版

「毅行者」除了要四人齊心合力之外,要完成48小時的行進過程,還需要有支援隊伍的沿途支持。在去年參加毅行者的經驗之中,支援隊伍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單單幫忙煮飯,以照顧我們的飲食,適當的護理更令隊員快速回復元氣。

1472980_1376204639296328_645218504_n(Z)

  • 雷利長征 難度最高

相對於「毅行者」,「雷利衛徑長征」就有越野日征(30km)、探險夜征(48km)、跨越終極(78km),及旋風156(156km),四個賽程以供選擇。其中難度最高的旋風156需要來回衛徑,該賽事已獲法國著名越野賽 Ultra-trail du Mont-Blanc評為合資格賽事中最高評分的4分,亦為全中國境內可得最高參賽分數的賽事。

至於由綠色力量主辦的「環島行」,就有全走港島徑的50km、半程25km,以及10km賽事供參加者選擇。「環島行」由1994年開始舉辦,在21年間已經有超過51,000人參加過「環島行」。而全程50km的最佳成績為2010年由William Davies 所創下的3小時39分鐘。

除了以上的長程比賽之後,本地還有不少行山及     越野跑比賽,多以慈善籌款為目的,例如:「樂善行」、「康宏圖騰跑」等等。另一方面,亦有一些行山隊及長跑會舉行一些收費較低廉的非慈善比賽,令山友們及跑山愛好者有多個選擇。

原刊於《風火山林月刊》第四期 2014年10月11日

立即訂閱,享受每期精彩內容,和我們一起翻山越嶺。